一人造業,累家人;君王無道,禍蒼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做了壞事,往往會累及家人和親朋;而身居高位的統治者如果逆天叛道,殘酷暴虐,則會禍國殃民,生靈塗炭。

古代的明君都非常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講求順天應人,認為君王受命於天,如果不能順天意而行,有了錯誤和過失,那麼上天就會以怪異天象和異常天災,給予警示和譴責。這時帝王會齋戒、素服、廢樂、祭天等,更要自責反省,「視天時而布政令」,「察災祥而省得失」。

據商史記載,商朝中宗太戊之時,曾有一妖異之桑樹與谷樹,二物相合生於朝中,一夜之間就長得大如合抱。中宗見其怪異,心中恐懼,就問大臣伊陟。

伊陟說道:「這桑谷本是在野之物,不宜生於朝間。今合生於朝,又一夜即大如拱,誠為妖異。不過妖不勝德。現在朝中生這妖物,莫非君之政事有缺失歟?君應該修德以勝之。」

於是,中宗聽取伊陟的忠言,修祖宗的政事,明養老的禮節,早朝勤政,日晏才退。百姓們有疾苦問之,有喪者弔之。

太戊有這等德政,果然妖物不能勝。三日之間,那桑樹與谷樹自然枯死;三年之後,遠方外國的人慕其德義,經過幾重語言翻譯來朝他的有七十六國。商朝在此之前中衰,至此而復興。

有一次,商朝第二十三位國王武丁祭祀成湯之時,一隻野雞飛到鼎身上啼叫。武丁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害怕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祖己勸諫武丁:「請大王不要擔驚害怕。現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勵精圖治,勤儉節約,一切不祥之兆自會煙消雲散。」

武丁是虛心納諫的君王,非常樂意地接受祖己的勸諫,天下百姓都很歡欣,殷朝國勢又重新興盛起來。武丁死後,祖庚繼位,祖己讚美武丁能由於怪異的野雞而修德行善,為他立廟,尊稱為高宗,作了《高宗彤日》和《高宗之訓》。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殷商先祖敬天修德的傳統沒有被其後代帝王所長久繼承,史載,帝祖甲荒淫無度,使殷朝很快衰落。

帝武乙,約天神和他賭博,又命令一個臣子代替木偶,作為天神來與他賭博,臣子怕武乙,步步退讓,以大輸而告終。武乙推局指著木偶大笑說:「你既然是天神,怎麼會輸給我,如此不靈驗,不配稱天神。」還命令左右痛打木偶。

又有一次,武乙命人製作一隻皮袋,盛滿獸血,掛在樹枝上,他親自挽弓仰射,射破皮袋,獸血噴出,武乙擲弓大笑說:「今天,天被我射了一個窟窿。」

一天,武乙到黃河和渭水之間遊獵,天空中突然電閃雷鳴,武乙遭暴雷震擊而死。到帝辛(後世稱商紂王)在位時,雖有「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之才,但他居功自傲,建鹿台,造酒池,懸肉為林,怠慢鬼神,窮奢極欲,廢雅樂,命師延。

他剛愎自用,聽不進正確意見,使用炮烙等酷刑鎮壓人民;殺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戰,民怨沸騰。最後「蒙衣其珠玉,自焚於火而死」,國破身亡,徒留「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千古悲嘆。

古人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人無舋焉,妖不自作」、「皇天無親,唯德是輔,為不善者,天降之殃」。漢朝的儒學大師董仲舒通過研究歷史上的天災與世間之事的關係,總結到:國家因失道而將敗亡之前,上天會以天災異象來譴責警示;再不知道改變,真正讓其敗亡的劫難就將來到。◇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