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傚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
中國有史以來一直很重視音樂的教育,上古時期的舜帝就命樂官夔用音樂來教導孩子。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尚書‧堯典》
音樂教育是過去君子的六藝之一,可使人培養良好德行,歷代帝王將相、士人普遍都有良好的音樂修養。
漢 劉向 《說苑‧修文》
「樂之動於內, 使人易道而好良;
樂之動於外, 使人溫恭而文雅。」
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傚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時期三苗部族興兵作亂,舜帝因此率軍討伐,在戰陣中演奏《韶》樂三日三夜,這優美的天籟之聲讓三苗部族的戾氣被化解於無形,紛紛丟盔棄甲,前來歸順,臣服舜帝。
漢朝建立之初,魯城居民謹守項羽節義,不願投降。漢高祖劉邦為之大怒,親率數十萬大軍征伐,在眾將士準備攻城之際,突然間聽到的是一陣陣悠揚之絃歌。
魯國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故居,保留了上古時期的德音雅樂,這天籟之音讓充滿殺戮之氣的漢軍聽得入神,戰志全消。劉邦只得遣使告知魯人:「天下歸漢,項氏已滅,且日後將以魯公之禮葬項羽、封項伯等人為列侯。」至此魯人才開城出降,強如漢軍也得服於先聖之樂教。
至於如何賞析中國傳統的德音雅樂呢?首先要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特性:
重意及韻的表現
中國的音樂如同繪畫、雕塑等藝術,普遍不看重技巧,中國歷史上僅有官設的音樂機構,學校教育方面則是以儒家的傳統教育為主流,並無現代西方形式的專業音樂教育及學院,中國傳統音樂注重內在表現,重在演奏者的「意」。
《說文解字》
「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
「意」體現在演奏者的人生閱歷及對生命、宇宙的體悟上,通常以語言、文字、歌舞、樂器表現,目的在說明自己的心境。
中國音樂通常是個人獨奏,或與三、五好友彼此吟歌作樂,抒發己志。而歌舞、音樂、詩詞這三種主要作品往往是在某種聲音或是事件的交織下而產生。
唐 張繼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朝詩人張繼為了逃避戰亂,路過蘇州見此景有感而發而做此詩:黯淡的月光,伴隨著烏鴉的哀啼、冰冷的風霜,看著寂寥的江邊楓樹、漁家的火光,在這樣孤單而悲傷的深夜,忽然一陣鐘響!這樣的景象和突如其來的聲響,使得整個環境越發顯得空曠、淒涼和悲楚……餘韻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
《說文解字》
「韻,和也。柔和悅耳的聲音,
風度,味道。」
古人們以意及韻賦予了詩歌生命,從詩中的文字描述可以想像當時的場景的韻味,這一切也體現在中國樂器的演奏中:很少以一個音直直地奏出,都是以「韻」來體現。
中國樂器的古琴、琵琶等樂器的虛音,體現出空靈、留白的美感,這是在西方音樂中很難見到的。
韓娥唱歌體現的餘音三日不絕的狀態,就是指當時生命律動的型態深深烙印在人心中,餘音不絕,韻味無窮。
意識清楚、正念而作
中國音樂重視的是作者感性的一面,隨時隨地都可能觸景生情,隨之作詩、吟歌、起舞,表達自己的心情意志,然而這歌與舞並非放縱而行,不是為了表現情感本身,為了歌舞而歌舞,而是在頭腦清醒,正念下而做。
漢 劉安《淮南鴻烈》
故不得已而歌者,不事為悲 。
不得已而舞者,不矜為麗。
歌舞而不事為悲麗者,皆無有根心者。
「悲」、「麗」分別指歌及舞,古時以歌悲為美,悲有動聽的意涵。根心意思為本意。
宋朝時期,蘇軾與好友同遊蘇州登金山,此時正值中秋佳節,見皎潔的月光,四周風景如詩、如畫,心中有著無限感慨,便請好友唱其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唱完後蘇軾為之起舞。
東坡公昔與客遊金山,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加江流傾湧,俄月色如晝。遂共登金山山頂之妙高台,命綯歌其〈水調歌頭〉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歌罷,坡為起舞,而顧問曰:「此便是神仙矣。」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水調歌頭〉表達了蘇軾憂國憂民的情感及豁達的胸懷,中國歷代被稱為大師的文人們通常有很深的道德修養,即使被貶在外仍心想著黎民百姓,想著皇帝是否被小人矇蔽。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官至黃州,一日宋神宗讀其作《水調歌頭》心中感嘆:「蘇軾心中仍是愛君。」於是下詔返還。(未完,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