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砂期貨價格周四(4日)重挫8%至跌停,鋼筋、焦煤和煉焦煤期貨重挫約4%,上海交易所的銅期貨也下挫2.9%,連帶向來穩定的金價期貨也下挫1.4%。由於中國佔據了全球鐵礦砂、銅、鋅等基本金屬一半的需求,4日的重挫已透露中國經濟的前景令人憂心。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近日發文稱,過去5年來,「通貨再膨脹」(reflation)的主要功臣是中國信貸。然而,中國信貸已於2016年3月觸頂,其後急遽下滑。周四商品行情全面重挫之後,越來越多的專家警告,自去年11月特朗普勝選以來所啟動的通貨再膨脹行情恐已終結。
近期中國當局嚴打8萬億美元資產的影子銀行,以及中國央行為了遏制資本流出和房地產泡沫已開始誘導利率緊縮和緊縮信貸,進一步造成商品市場的恐慌拋售。
上海銀行三個月期的拆款利率(Shibor)自去年11月以來飆漲一倍至4.35%,2017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恐將受此拖累。《財新》雜誌也報道,中企公司4月已取消200億美元的發債計劃,投資者正憂心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此外,國際原油價格4日同步出現崩盤走勢,西德州原油(WTI)重挫4.8%收報45.52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則大跌5%收報48.26美元/桶,創下今年最低價。
油價重挫與中國經濟的關聯度不大,主因還是美國的頁岩油產能自去年低谷至今已增產80萬桶/日,以及近期利比亞的原油出口達76萬桶/日創兩年最高,加上市場擔心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下半年可能無法持續減產,因而造成4日的恐慌性沽壓,西德州原油近期不排除下跌至40美元/桶的可能。
自4月1日以來,鐵礦砂暴跌16.5%最為慘重,其次是原油重挫10.1%,鎳價下跌9.9%,鋅價下跌6.7%,銅價下跌5.3%。此外,IHS原料價格指數自2月中旬高峰已回跌10.3%,波羅的海散乾貨指數(BDI)同期間則重挫30%。
部份媒體將商品行情的重挫歸咎於美聯儲6月第四度加息的機率高達78.5%的風險,然而美元指數4日收報98.78,今年跌幅約3.4%,並未反映加息的題材。由於向來美元走勢與商品行情反向,近期的商品價格大跌已與美元走勢脫鉤,行情的演變越來越撲朔迷離。◇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