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生活環境,所有這些因素都在影響特定民族個體的基因組。美國研究人員檢查脫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認為這是可通過遺傳或生活經歷改變的DNA指紋,若形成基因表達,可改變遺傳表現。
DNA甲基化能反映個體情況,如源於創傷經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來自生活環境的空氣污染、來自母親吸煙的影響等。這份通過對573名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兒童進行研究後得出的結論發表在學術期刊《生命電子》上。
研究人員確定916項與墨西哥及波多黎各種族相關的甲基化差異,發現兩個族群之間的差異只有3/4可通過遺傳血統來解釋,並由此推斷1/4的DNA指紋可能從生物學特徵上反映族群之間的環境、社會及文化差異。
不同的種族和族裔群體傾向於遵循不同的飲食習慣,以及居住在貧困和污染程度、吸煙傾向不同的社區。DNA甲基化能反映這些微妙的文化和環境差異。
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生物工程、治療科學和醫學教授埃斯特班.伯查德博士指導了這項歷時20年的研究,對醫學向文化倫理相關領域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伯查德說:「這進一步加深我們對種族整體概念的理解,以及種族生物學的一些奧秘。1/4的差異不是源於生物學方面的差別,而是與種族特點相關。」其團隊還將探討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那些研究對像以外的其他人群。
科學家和醫療保健人員越來越多地考慮遺傳血統和族裔特點,以此診斷健康問題,並治療疾病。研究表明,醫學上如果只將種族視為社會結構,而不考慮其淵源將是一種嚴重錯誤。伯查德認為,未來的醫學應同時考慮遺傳血統、種族、民族和文化因素。
伯查德2011年曾發表研究稱,醫學研究忽視種族因素方面的細微差別。現代遺傳研究對像的94%是白人,「然後試圖將這些結論套在斯里蘭卡人、黑人、亞洲人和其他種族群體上,這不僅是社會不公正,也是不良科學和不良醫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