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脫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簡稱,是遺傳基因的分子結構,能顯示出人類生命、不同物種生命的承傳延續的基因遺傳密碼。

科學家們發現,DNA的遺傳基因,能決定生命的外貌、體型、膚色及健康狀況。通過比對人體細胞中DNA排序,可以判斷遺傳疾病,甚至可能預知死亡時間。同時還發現,DNA基因排序的差異點,決定了不同物種生命的不同存在。

圖為DNA雙螺旋結構草圖。 (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圖為DNA雙螺旋結構草圖。 (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而DNA雙螺旋結構模式是由詹姆斯沃森和佛朗西斯克里克研究發現的,1953年4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項發現被譽為20世紀生物學最偉大的發現,並由此開啟了分子生物學之門。不過DNA雙螺旋基因組中的30億個鹼基對,人類至今都無法完全破譯。

詹姆斯沃森研究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式,開啟了分子生物學之門,被譽為20世紀生物學最偉大的發現。(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詹姆斯沃森研究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式,開啟了分子生物學之門,被譽為20世紀生物學最偉大的發現。(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1973年,一位名叫申伯格(Martin Schönberger)的德國學者出版了一本小冊子《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The I Ching and The Genetic Code The Hidden Key to Life)闡述他所發現的一個秘密。

易經64卦與遺傳密碼子

說到易經,這要提到伏羲了。伏羲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天神和本次文明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受命於天,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地理地形、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花紋,他洞察自然萬物的規律,取天地萬物之象以作八卦。

而這八卦,兩個卦上下組合還可以推演出64卦。古人認為,八卦窮陰陽太極之理,現先天之大道,具備了溝通天地自然的奇妙神通,是人與神溝通的工具。

而申伯格則發現,這《易經》64卦和近代科學發現的DNA的64個遺傳密碼子之間有著驚人的巧合。

遺傳密碼子

現在科技界已知DNA含有4種鹼基,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和C-胞嘧啶。而RNA中也有4種鹼基,只是將T-胸腺嘧啶換成U-尿嘧啶,其它3個鹼基和DNA是一樣的。

那麼這些鹼基是如何指導機體最終合成蛋白質的呢?研究發現,DNA和RNA序列以3個鹼基為一組,組成「密碼子」(Codon)。遺傳密碼,又叫做遺傳編碼,就是遺傳訊息的傳遞規則,將這些密碼子轉譯為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用於合成蛋白質。幾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樣的遺傳密碼,稱為「標準遺傳密碼」。

這樣,4種鹼基每3個組合成一個密碼子,根據排列組合可以算出來,DNA和RNA都有64個密碼子。而這64個密碼子都有各自的功能。

而這是RNA的遺傳密碼。只是用U-尿嘧啶替換T-胸腺嘧啶。

那麼整個製造蛋白質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基因首先從DNA上轉錄為對應的RNA範本,即信使RNA(mRNA)。接下來在核糖體和轉運RNA(tRNA)以及一些酶的作用下,由該RNA範本根據遺傳密碼,轉譯成為胺基酸組成的多肽鏈,然後經過轉譯後修飾形成蛋白質。

基因這一長串的鹼基,從不同的地方開始,3個一組3個一組,能有多種不同的解讀。例如,如果鹼基序列是GGGAAACCC,則可以從第一個字母G開始讀取,將有3個密碼子:GGG、AAA和CCC。如果從第二個位置的G開始讀取,則字符串將有兩個密碼子:GGA和AAC。如果從第3個鹼基G開始讀取,將再次產生2個密碼子:GAA和ACC。那麼到底應該以甚麼方式來讀取密碼子呢?

這裏又需要提到兩個概念「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

起始密碼子 終止密碼子

顧名思義,起始密碼子就是對信使RNA(mRNA)進行翻譯的第一個密碼子。AUG是最常見的起始密碼子。它編碼真核生物中的胺基酸甲硫氨酸(Met)和原核生物中的甲醯甲硫氨酸(fMet)。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轉運RNA(tRNA)在一些起始因子的幫助下識別出起始密碼子AUG,才開始對信使RNA(mRNA)的翻譯。

遺傳密碼中還有3個特別的密碼子,那就是終止密碼子——UAG、UAA和UGA。這些密碼子不編碼胺基酸,在翻譯過程中發出多肽鏈末端的訊號。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終止密碼子會導致新的多肽鏈從核醣體中釋放出來。

這3個終止密碼子被命名為「琥珀」(amber——UAG)、「蛋白石」(opal or umbe——UGA)和「赭石」(ochre——UAA)。為甚麼叫這樣的名字呢?第一個終止密碼子「琥珀」(Amber)是由查爾斯斯坦伯格(Charles Steinberg)和理查德愛潑斯坦(Richard Epstein)發現的,他們並沒有用自己的名字給這個密碼子命名,而是想到了他們的朋友哈里斯伯恩斯坦(Harris Bernstein),由於伯恩斯坦在德語中就是琥珀的意思,所以就將UAG命名為琥珀。而剩下的兩個終止密碼子被發現時,為了保持命名一致性,也用礦石來命名了。那麼遺傳密碼和易經64卦又有甚麼連繫呢?

德國學者的發現

德國學者申伯格受到啟發,想到中國古人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四卦,可衍生萬物」,於是突發奇想,這四象和4個鹼基之間有沒有甚麼關係呢?如果用四象來表示密碼子又會是甚麼樣?

於是,申伯格將RNA的UCAG 4個鹼基,分別對應太陰、少陰、少陽和太陽這四象。果然,64個密碼子和易經64卦完全可以一一對應。

而在申伯格之後,越來越多的東西方學者開始研究《易經》與遺傳學之間的關聯。國際著名的中醫腫瘤專家教授謝文緯就是其中一位。謝教授在美國學習細胞分子學,熟知現代遺傳學的最新成就,同時對《易經》又有很深的研究,他將二者進行比較研究,在著作《兩部天書的對話—易經與DNA》指出:「要想讀懂那部深奧莫測的天書DNA,首先要讀懂那部看似極為簡單的天書《易經》,或許會是個捷徑,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將《易經》作為手中的鑰匙,去開啓DNA的生命之門。」

研究者發現,用《易經》64卦推演出來的遺傳密碼,不僅整齊有序,還發現了原密碼表示的缺陷,以及對高等生物密碼變異的情況,也都可以解釋出來。他們認為,《易經》64卦和遺傳密碼的兩個符號系統具有的一致性可以帶來一種合理的假設,即存在一種通過物質和非物質的訊息表現出來的密碼體系,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都可以通過這個體系的64個符號表示出來,在東方古老文化中,這個密碼體系是《易經》,而在西方現代科學中,這個密碼體系是DNA遺傳密碼。有學者感歎,陰陽二極通過DNA在我們人體的每個細胞中體現出來,這難道是道家所說的「人體自有陰陽」的一種體現嗎?

其實易經不僅僅對現代遺傳學有著深遠意義,甚至現代計算機技術所依賴的二進制的發現,也與之相關。

易經與二進制

這裏需要說到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他是一位有著極其廣泛興趣的學者,被稱為17世紀的亞里士多德。

1679年3月15日萊布尼茨發明了一種計算法,用0、1二進制代替以前的0─9十進制。於是,他寫信給在北京的神父閔明我(Grimaldi)和白晉(Bouvet)告知自己的新發明,希望能引起他們心目中的「算術愛好者」康熙皇帝的興趣。

圖為17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79年他發明了二進制。(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圖為17世紀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79年他發明了二進制。(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白晉看到萊布尼茨的來信,很是吃驚。因為他發現,這個二進制的概念和中國古老《易經》中的陰陽基本符號非常相似。於是他給萊布尼茨回信,說:「你不應該把二進制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白晉建議萊布尼茨用中國的六爻來說明二進制,並附寄了伏羲六爻圖。萊布尼茨收到回信後,也大吃一驚。他也深信《易經》在數學上的意義,他相信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掌握了二進制並在科學方面遠遠超過當代的中國人。他給白晉回信說,他認為伏羲是中國科學的創始人,卦爻圖是科學史上最古老的里程碑之一。

而這個二進制在萊布尼茨之後的幾百年中,成為了計算機技術誕生且發展的基石。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二進制。

中醫腫瘤專家教授謝文緯也鑽研《易經》與遺傳學之間的關聯。(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中醫腫瘤專家教授謝文緯也鑽研《易經》與遺傳學之間的關聯。(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事實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而很多精華的東西卻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地被遺忘了。即便是如《易經》這樣倖存下來的一些遠古智慧,現在真正能理解其中的奧妙又有幾人呢?很多受實證科學教育的人甚至斥之為迷信。其實未被現今人類發現的事物,不等於它們不存在。

伏羲發明的六爻圖。(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伏羲發明的六爻圖。(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不過挺有意思的是,尋尋覓覓、兜兜轉轉,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竟然從另一條路上發現,並證實了中國古老文化智慧的非凡卓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