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梁小姐昨天也在「棚仔」開檔,售賣自己手繪的時裝插圖書籤及手製壓花書籤。她表示自己過去在大學修讀時裝形象設計時經常到「棚仔」買布,每周會到「棚仔」2至3次,皆因這裏價廉物美,布料種類選擇繁多。而布販的人情味,常為買布的學生提供「專業意見」,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她說布市場內的擺設十分有本土特色,認為特色應該得以傳承,又對搬遷感到可惜。 不少市民前來參與今次市集,在大學就讀社工系的呂先生從網上得知今次活動,專程前來觀看及支持。他覺得「棚仔」很有本土文化特色,「社區的墟市已經越來越少。現在到處都是集團連鎖店的經營。我支持『棚仔』布販提出的民間方案。擔心搬遷後會失去原來的文化特色。好似『喜帖街』。我認為政府不重視小販生存空間,只會褊坦大商戶。」

議員促保留「棚仔」

多名立法會議員到場撐「棚仔」。身為立法會墟市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的劉小麗強調保留「棚仔」十分重要,她說,在小型市集中,創作者可以製作自己的工藝品,除有文化價值外,也能帶來經濟效益。她又說提到「墟市」的民間的活力和社區文化,「保護它不只是支持其他人,是支持整個社會有生氣的,承傳和持續的能力。這些才是我們在地文化……我們要的是屬於我們的傳統,貢獻與我們有關聯,社區上文化上的做法。」

公民黨議員陳淑莊則不希望「棚仔」搬遷後重蹈「喜帖街」的後塵,並以早年中環永安街(即花布街)商戶遷入西港城為例,認為該處已失去原有的風貌和功能。她感謝義務規劃師商與布販商討出一條龍式發展本地時裝創意業的方案,又說相信香港絕對有能力仿傚韓國時裝業的做法。她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聯手實現民間的方案,「令到棚仔能繼續成長,希望香港設計師能進一步出人頭地,並繼續支持香港本地的電影業及設計師。」

一直關注「棚仔」發展的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表示自己專程從中環趕來撐場,她指,在中環一帶一些來自倫敦的著名西裝店及國際知名品牌,背後都有很多「棚仔」支援,她強調要有各方面的配套才能撐起一個國際品牌。「如果我們不支持自己這些本土的基礎,我們是不能培養出偉大的設計師,就算我們有很天才的設計師,我自己也認識這樣的人,他們也做不到的,因為他們都需要這些基礎,我們需要這樣的頭腦去覺得用手作的或出產的東西是比大量生產的名牌貨珍貴。」

而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則批評食環署不尊重立法會通過促請政府擱置搬遷「棚仔」期限的動議,強調會繼續爭取,她批評政府已是「慣性不諮詢民間意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