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但影響深遠的秦朝在中華歷史大舞台謝幕後,迎來了又一個輝煌的王朝:大漢王朝。「漢朝」的名字源於漢高祖劉邦的「漢王」封號。漢朝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十分崇尚黃老之道,以「無為」的方式治理天下,因此政寬人和,天下富足,禮義興盛,百姓安居樂業。景帝駕崩後,武帝即位。其在位共54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統治時間佔整個西漢王朝的四分之一。
在雄才大略的武帝治理下,漢王朝不僅達到了鼎盛時期,而且大漢帝國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歷代王朝的歷史上,都有「漢唐盛世」之說。這裡的「漢」,主要指的是漢武帝時期。人們又常常把漢武帝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稱為「秦皇漢武」,因為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雖是秦始皇創立,但卻是由漢武帝鞏固下來的。
漢武帝在塑造了一個強大時代的同時,其成就和作為也已經深深地熔鑄進了華夏民族的歷史與傳統中。他對內抑制豪強,勵精圖治;對外仁武並舉,開疆拓土,並打通西域,使漢朝的禮儀與文化遠播西域及非、歐各國,使中國人和漢人劃上了等號,從此「漢人、漢字、漢族」之說一直沿用到今天。
武帝時代所開拓的疆土,從福建、廣東瓊崖直到四川、貴州、雲南,從新疆于闐和阿爾泰到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勾勒出了日後兩千年間中華帝國的基本輪廓。而這個帝國影響力所輻射的範圍,由成海、蔥嶺、興都庫什山脈直到朝鮮半島;由貝加爾湖到印度支那,則擴展成了漢文化影響所覆蓋的一個大文化圈。
漢武帝時期還創造了中華歷史上許多個「第一」。漢武帝以前的帝王沒有年號,但從武帝即位稱建元元年開始,後世帝王開始使用年號。而漢民族的名字則是來源於被武帝以銀河作為命名的一個年代——「天漢」。
漢武帝在尊崇儒術的同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治國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他還是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
漢武帝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也是第一位提出要北方遊牧民族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第一位打通西域的皇帝。
此外,漢武帝還是首位用「罪己詔」形式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
在漢武帝時期,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亦問世。
武帝生之異象
漢武帝生於公元前156年,父親是漢景帝劉啟,碰巧這年又是景帝登基之年。武帝最初的名字為劉彘。《史記‧外戚世家》記載,武帝的母親王夫人懷彘時,夢見太陽投入其懷中。武帝出生前,景帝則夢見一隻紅色的豬從雲中降下來,直入宮內的崇芳閣。景帝一下子驚醒了,他召來一位算卦的姚翁請教,姚翁說:「這是大吉大利的預兆。這個崇芳閣裏一定會出生一位主宰國家命運的人,他將會平定北方的夷、狄等異族,使國運昌盛,成為劉氏王朝興盛時期的一位明主。」
《太平廣記》有這樣的記載:劉彘3歲時,景帝把他抱在膝上,問他願不願意當皇帝。武帝說:「這事是由上天安排的,由不得我自己。但我願意天天在皇宮裏住著,在父親面前玩耍,決不會放肆不恭而不盡作兒子的責任。」
景帝聽了這番話,心裏更加驚奇,就特別注意對他的教導培養。過了幾天,景帝又把劉彘抱到書桌前,問他喜歡讀甚麼書,讓他詳細說一說。劉彘就開始背誦從伏羲以來的一些聖賢的著作,包括一些論述陰陽五行和歷代的著名國策論文,背了幾萬字的文章沒有遺漏一個字。其驚人的記憶力讓景帝深感詫異。
立為太子
由於景帝的薄皇后沒有兒子,因此太子只能從景帝其他后妃所生的14個庶子中選擇。武帝4歲時,被封為膠東王,庶子中最年長的劉榮被封為太子。由於劉榮的母親栗姬心胸狹窄、善妒,逐漸為景帝所不喜。不久,劉榮被廢。
然而,景帝的弟弟梁王在寵愛其的母親竇太后的支持下,也開始謀求儲位。在竇太后被眾大臣說服取消這個想法後,梁王派遣殺手殺死了十幾位大臣。看在竇太后的面子上,景帝只給了將梁王趕回封地、不得隨意出入京城的處分。梁王不久鬱鬱而終。
在劉榮、梁王這些障礙消除後,王夫人被立為皇后,劉彘被立為太子。景帝因見他聰明透徹超過凡人,就給他改名叫劉徹。「徹」字表示充滿智慧,達到聖德的要求。
劉徹做了太子後,更加勤奮學習。他學習的範圍很廣,包括騎馬、射箭、儒學與文學,也因此更得到景帝的喜愛。其老師衛綰對其影響很大。
劉徹14歲時,廷尉請景帝審批一件殺人案。殺人者叫防年,被殺的是其繼母。因為繼母殺了防年的生父,所以防年殺了繼母。廷尉擬判防年大逆罪,但景帝覺得有些不妥,就詢問劉徹的看法。劉徹如此分析道:「通常說繼母如同生母,這說明繼母與生母不同。只是父親娶她為妻,地位才如同生母罷了。現在防年的繼母既然殺了其生父,他與繼母也就情斷義絕,不再存在母子關係。應當按一般的殺人罪判處,不應判大逆罪。」景帝採納了這一意見,按一般殺人者判處防年棄市。大臣們也都認為劉徹的分析很恰當。景帝從此更加器重劉徹。
《漢武故事》中說武帝「少而聰有智術。與宮人、諸兄弟戲,善征其意而應之,大小皆得歡心」。
承繼皇位
公元前140年,景帝駕崩,享年48歲。同日,16歲的劉徹正式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武帝。從此,漢家王朝拉開了走向強盛的大幕。◇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