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北美,如何適應海外生活成為許多華裔關注的話題。你能夠融入新的文化氛圍嗎?你能否遵循不同的社會規則?聽聽華裔朋友的想法和建議吧。
多看 多觀察 入鄉隨俗
謝先生來自中國大陸,他感覺「還不錯,與國內比較,各有特色」。因為剛來,很多事情都在摸索中,他也試著去做各種兼職工作。目前,他最主要的挑戰是語言,其它方面都在慢慢習慣。「剛開始,我不習慣在餐館用餐給小費,但逐漸理解了。因為在餐館工作挺辛苦的,客人應當給服務員小費。這是一種習慣,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李先生留學來美已經10年,目前在一家中國超市工作。他注意到,在就餐區常有華人插隊,而當地人一般會自覺排隊等待。李先生起初也遇到過語言溝通的困難和飲食上的不適應,但隨著在這裏上學和工作,他逐漸習慣和融入這個社會。他表示:「跟西方人打交道,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刻意,就是做朋友,經常聊天。」
心胸開濶 有自信
「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跟各種族裔的人接觸,然後去比較這種文化的差異。」來北美已經35年的張先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新移民提出建議。其次,就是讓自己心胸開闊,放棄過去那些固有的、不好的觀念,要遵紀守法。排隊、乘公交車、停車、到銀行取錢時,多觀察,看當地人怎麼做。他說:「每一個人都遵照規矩做,事情照樣會完成,這個社會本來就是要照顧大家的嘛。」
在銀行工作的西人萊西有一些來自大陸的朋友。在交往中,認識到彼此文化上的不同。他覺得每一種文化都各有特色,「華人如何更好地融入西方社會沒有甚麼捷徑,就是走出去,跟人們交談。參加社交俱樂部或者社區活動,讓自己融入其中。這並不難,你只要用心去做就行。」他鼓勵華人新移民:「對自己要有信心,不必擔心你會不會被對方接受。」
敞開心扉 儘快融入
來自台灣的游麗娟在美國留學,後在美國機構及政府部門工作了多年。她分享她多年的經驗,也許對正在尋找工作或剛獲得工作的新移民會有所啟發和幫助。
游麗娟說,美國是個平等的社會,人人站在同樣的起跑點上。除了基本的學歷之外,還有三大條件必須具備:一是英語能力,二是專業執照和技能,三是要主動去尋找你喜歡的工作。
如果你具有良好的英語能力加上專業執照,就可以很自信地走進美國主流公司遞上你的履歷表。這樣主動比等待工作機會、登廣告求職勝率更大。因為當你親自上門時,公司會看到履歷表和你本人,並留下印象。日後若需要用人時,人事部很可能先想到你、面試你。
在美國公司工作,當業務小組匯總交流時,非洲裔、猶太裔及美國人多會講講自己的工作,有時還會指出自己如何解決前任留下的一些問題。言談多,建議多,這樣比較容易得到上司的重視。
而華裔員工雖然工作努力,但也許性格內向、不擅於表現自己,也許是觀念不同,認為做了就做了,不需要說甚麼,也許是英文表達力有限,總之個人特質不能充份展現,而阻礙你的上級或同事對你有進一步的了解。
多方溝通 學會分享
在美國,人們比較開朗,互相之間沒有防範,新朋友都會同你交談個人的事情。其實,華人新移民可以放心,美國是一個正常的社會,人與人坦誠相見。不會有像在中國曾發生的文化大革命或甚麼政治運動一樣傷害別人的事情。敞開心扉對待你周圍的人,放下不利的觀念看待所處的環境,這會有助於你理解美國並更快地融入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加公司或社區的聚會,增進感情,加深了解,這是融入社會必不可少的部份。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道德精神令人稱頌,文化人物故事豐富多彩,這些都是可談論的話題,並可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讓其他人逐漸理解華人的特質。華裔整體被重視尊重的局面才能打開,華人也才能真正融入新環境。◇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