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知道荔枝角公園內的嶺南之風有中式園林,其實在古洞金錢村也有一個別有洞天的中式園林。充滿文化意境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彷彿讓人置身於江南庭園內。

小弟日前到古洞金錢村走走,途經見到一個古色古香的庭院,巧的是也有別的家庭途經此處,也對此好奇。我們在門口逗留時,恰好園區的負責人來到門外,我們閑談幾句後,邀請我們一等人入內參觀,又長了不少知識⋯⋯

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別有一番意境。(劉永康提供)
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別有一番意境。(劉永康提供)

這座別墅及花園,名叫「石苑」,是「香港盆景雅石學會」的會址,原名為「香港盆栽會」,於1970年成立。最初大埔有一個園區,供會員培植盆景,交流技藝,後來政府收回園區作發展。時任主席、盆景大師黃基棉先生最終找到這塊土地,學會後來舉行籌款收購土地及展開工程,1987年會址啟用。

賞心悅目的盆景。(劉永康提供)
賞心悅目的盆景。(劉永康提供)

負責人鄭先生是香港盆栽會委員,帶着我們遊覽此地。「石苑」佔地5萬平方尺,從正門進入後便看見一個花園,內有小橋流水,鯉魚暢泳,很有詩意,花園也充滿着嶺南派的園景特色,是非常配合盆栽會內的數百盆嶺南派的盆景,山水盆景互相輝映,絕配!

最初以為都是門前園景和遠處一間屋子,經過圓拱門後又另一美景。數百盆盆景陳列着,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石景。石景配盆景,各有各特色,在嶺南派的盆景,都是着重自然原生的樹縮小在一個小盆內,縮龍成寸,將這原樹的美態濃縮並展露無遺。在這裡看到另一位師傅全神貫注地對盆栽進行整理,他是盆栽會的凌略老師,他也分享栽種盆景的心得,小弟感覺到就像培養一個人成材似的,盡十分努力,但又未必定會成功,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低,過程要積極,但結果又不能太過奢望,那才活得充實又快樂!

如同畫卷一般的園林。(劉永康提供)
如同畫卷一般的園林。(劉永康提供)

小弟在這花園,蹤橫穿梭這些盆景之間,原本急躁的我都頓然變得悠然自在,整個人都放鬆起來。

香港盆景雅石學會集合了香港大部分知名的盆景家及盆景愛好者,每年舉辦大型盆景展,積極推廣盆景文化,以發揚國粹為目標,對本港七十年代盆景藝術發展影響深遠。他們定期舉辦盆景藝術證書課程,給學員灌輸全面的盆景的知識、理論、技術等,學員可到石苑進行實習。@

園區內亭台樓閣,鯉魚暢泳,頗有詩意。(劉永康提供)
園區內亭台樓閣,鯉魚暢泳,頗有詩意。(劉永康提供)

中式園林的拱門。(劉永康提供)
中式園林的拱門。(劉永康提供)

中式園林的拱門。(劉永康提供)
中式園林的拱門。(劉永康提供)

園區內一步一風景。(劉永康提供)
園區內一步一風景。(劉永康提供)

頗有意境的假山。(劉永康提供)
頗有意境的假山。(劉永康提供)

香港盆景雅石學會會址正門。(劉永康提供)
香港盆景雅石學會會址正門。(劉永康提供)

充滿詩意的涼亭。(劉永康提供)
充滿詩意的涼亭。(劉永康提供)

盆栽內的牛郎布景。(劉永康提供)
盆栽內的牛郎布景。(劉永康提供)

盆栽的枝幹。(劉永康提供)
盆栽的枝幹。(劉永康提供)

香港盆景雅石學會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香港盆景雅石學會內一景。(劉永康提供)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