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間大型上市公司進行股權融資,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隨著港股市場接近三年高位,大市值公司融資活動有所增加,理論上快速增長的融資可能反映市場估值過高。然而,本季度公布的股權融資總額僅相當於香港市值的0.3%,遠低於2015年及2021年約1%的水平,因此瑞銀認為近期的融資行為並不代表港股估值已見頂。
本地傳媒報道,王宗豪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港股上市公司在宣布股權融資後的12個月內,股價表現與大市相若,而A股上市公司則通常能小幅跑贏大盤。不過,港股方面的跌幅主要集中在公告發布後的首日,顯示股權融資的影響較短暫,後續股價表現並未受重大影響。
他進一步分析,不同行業的公司在股權融資後的表現有所不同。科技、工業、銀行、能源及材料類企業在融資後的12個月內通常能跑贏同業,因為新增資金可能用於擴張業務及提升盈利能力。然而,其他行業的企業則較容易跑輸同業,市場對於這些公司的增發行為較為謹慎,可能擔憂股權稀釋影響。@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