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到罕見的愛因斯坦環(Einstein ring),乍看之下像是一個形狀奇怪的星系,但實際上是兩個相距甚遠的星系。
在3月27日公布的圖片中,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到的愛因斯坦環其實是前後兩個星系。距離地球較近的前景星系位於圖片的中心,而距離較遠的背景星系似乎包裹在比較近的星系四周,形成了一個環。
當來自遙遠天體的光繞著一個巨大的中間(或「透鏡般」)天體彎曲(或「受透鏡效應」)時,就會出現愛因斯坦環。這是因為時空(宇宙本身的結構)會因為質量而扭曲,因此穿越空間和時間的光也會扭曲。
這種作用過於微妙,無法在局部上觀察到,但當天文學家在處理巨大的天文尺度上的光曲率時,例如當來自一個星系的光繞著另一個星系或星系團彎曲時,它有時候會變得清晰可見。
當我們觀察到透鏡般天體(前景)和受透鏡效應天體(背景)正好排成一列時,其結果就是在前景天體周圍形成獨特的愛因斯坦環,而它呈現出完整圓圈(如置頂圖所示)或部份圓圈,則取決於這兩個天體對齊的精度。像這樣的天體是研究因過於黯淡和遙遠而無法看到的星系的理想對象。
在上述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圖片中,愛因斯坦環中心的透鏡般星系是一個橢圓星系,它是名為SMACSJ0028.2-7537的星系團中的一個星系。而看似包裹在該橢圓星系周圍的受透鏡效應星系是一個螺旋星系。
儘管當該螺旋星系的光線在其路徑中繞著該橢圓星系傳播時,它的形狀已經扭曲,但個別星團和氣體結構仍然清晰可見。
《大紀元》此前報道,愛因斯坦環是很強的引力透鏡效應的一個例子。依據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太空中行進的光線會在天體周圍彎曲,因此它們會像一個巨大的透鏡一樣聚焦光線。
對於質量比較大的天體(例如星系和星系團),這種引力透鏡效應比較大。這意味著我們有時候可以看到來自遙遠星系的光,否則這些光會被隱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