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達2.7億美元的迪士尼動畫真人版電影《白雪公主》(Snow White),日前在全球上映後爭議不斷,票房也不如預期。
除了拉丁裔演員Rachel Zegler因膚色、氣質與「白雪公主」的傳統形象迥異,連白馬王子也變成了「盜賊」頭子。許多網民對該片嚴重顛覆經典的做法表示不滿,直呼「還我童年」。
據早前報道,改編自1937年迪士尼經典動畫的真人版電影《白雪公主》,爭議從選角和表演就開始。因為拉丁裔演員Rachel Zegler的選角,直接顛覆了原著「膚白如雪」的核心設定。儘管片方試圖通過修改角色背景,譬如將白雪公主的「雪白膚色」解釋為「在雪天出生」來合理化,但觀眾似乎並不買帳,社交媒體上「棕雪公主」的標籤迅速蔓延。
白雪公主本因「皮膚如雪般潔白」而得名,但據Rachel Zegler早前受訪時的說法,情況已不再如此。去年10月,Rachel Zegler對《綜藝》(Variety)周刊表示,真人電影中白雪公主的名字由來有她「在雪天出生」的故事:「她在嬰兒時期經歷了一場暴風雪並倖存下來,因此國王和王后為她取名白雪公主,以提醒她有堅強的性格。」貼合當下極端的女性主義思潮。
Rachel Zegler還公開表示:「我不是1937年動畫版的粉絲,也從沒有真正喜歡過它。」並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支持巴勒斯坦,與飾演「壞王后」的以色列女星姬嘉鐸(Gal Gadot)對以巴戰爭的立場對立,令電影淪為地緣政治的角鬥場。
此外,為規避「矮人歧視」爭議,迪士尼將這一經典群體改為CGI生成的「七個小精靈」。對此,荷里活的侏儒演員群體批評影片「剝奪侏儒演員就業機會」;許多觀眾也表示,CG特效矮人在這部真人電影中顯得突兀而失去辨識度,形象也並不討喜。
雖然真人電影仍以善良公主的故事開始,但觀眾反饋,劇情中的公主並不是在尋找真愛和王子,而是要在一場完整的主角與反派的大對決中勝出而成為人民的統治者,導致浪漫指數瞬間降低。
而在動畫中白雪公主懷著希望演唱經典歌曲《總有一天我的王子會來》(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根本沒有出現在真人電影中,因為電影中的王子變成了盜賊,「白雪公主」竟與盜匪團首領結為盟友。而七矮人最經典的《洗衣歌》,在真人版中也被刪除,這也讓不少七矮人粉絲深表示失望。
在談到白馬王子在真人電影中的角色形象時,Rachel Zegler去年與姬嘉鐸一起受訪時表示:「現在已經不是1937年了。我們絕對寫了一個不會被王子拯救的白雪公主。」「她(公主)不會被王子拯救,她也不會夢想真愛。」「她夢想成為領導者,她知道她可以成為已故父親所告訴她的那樣一位領導者,如果她無所畏懼、公正、勇敢和真誠,她就可以成為領導者。」
對於經典故事幾乎全部被顛覆,連白馬王子都被「拋棄」,盜賊頭目強納森與女主角之間,不再是王子與公主的愛情。不少網民大喊:「還我童年!」
1937年《白雪公主》原版動畫導演的兒子David Hale Hand,也指責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侮辱」了經典,「毀掉」了他父親與和路迪士尼(Walter Disney)的心血。
眾所周知,原作中的白雪公主是純真和善良的化身,就連她的名字也是如此純潔和美好。白雪公主身上的善良美德,令她的美貌更加超凡脫俗,即使咬了邪惡王后的毒蘋果,陷入「沉睡式的死亡」,白雪公主仍然「如此美麗」,「即使死了,小矮人也不忍心埋葬她」。#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