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提出「控煙十招」,其中包括禁止薄荷及水果等口味的「加味煙」。盧寵茂今日(9日)在電視專訪中透露,計劃今年4月將「控煙十招」一併提交至立法會審議,但具體實施時間將有所不同。

在今日播出的無綫新聞節目中,盧寵茂表示,當局計劃於4月提交修例草案,以加強控煙措施,其中涵蓋「控煙十招」。部份措施將分階段實施,例如最快在明年先行禁止非薄荷類的加味煙。入境旅客在繳納稅款後,初步或可攜帶最多20包作個人使用。他強調,這項安排主要是基於執行層面的考慮,而非經濟因素。

盧寵茂指出,目前約四成吸煙人士選擇「加味煙」,其中超過半數為「薄荷煙」。按照安排,明年將優先提高私煙相關的罰則,並為完稅香煙加設標籤識別,隨後才會禁止非薄荷類的「加味煙」,薄荷味香煙的禁令則尚未確定具體落實時間。此外,相同的規定亦適用於「加味」水煙。

前年香港吸煙率為9.1%,距離政府訂下2025年降至7.8%的目標仍有差距。他解釋並非「歎慢板」,而是考慮到公眾接受程度及執法的可行性,強調仍以7.8%為目標。由於薄荷煙歷史較長,希望政策能夠循序漸進推行,使其更容易落實。至於如何區分非薄荷及薄荷類加味劑,希望先從非薄荷類型入手,作為試點。

當被問及這種分類是否會使執行變得更混亂時,盧寵茂回應稱,不只是簡單的區分問題,所有進口並作銷售用途的香煙,未來都需要提供證明文件及驗證,以確認是否含有加味成份。他強調,加味煙是政府管制的重點,市場上出現許多反對聲音,特別是來自煙草業界,這正好說明該措施對其產生了影響。

至於禁令的適用範圍,盧寵茂補充,入境人士包括香港居民,仍可攜帶19支「加味煙」免稅入境,若繳納稅款,則可攜帶最多20包,但僅限個人使用。當局目前仍在研究是否應按照入境次數或停留天數來規範,以防止有人透過頻繁出入境攜帶。

另外,政府自2022年已禁止進口及買賣電子煙,但現時仍允許管有。盧寵茂指出,近年來有人利用電子煙來掩飾吸食「太空油」毒品,因此有必要加強管制。他計劃先行禁止在公共場所持有電子煙彈,至於為何不與煙具同步禁止,他解釋沒有煙彈,電子煙機便無法使用。政府將設立過渡期,讓市民有時間處理手上的電子煙存貨,並計劃在明年年中正式禁止。

關於控煙影響經濟的憂慮,盧批評此說法「假嘅、呃人嘅」(假的、騙人的),指吸煙帶來的醫療支出及勞動力損失更高,並引用港大研究指每年損失逾80億元,又列舉新加坡、紐西蘭、大阪等發達地方均全面禁煙,強調禁煙未影響旅遊業,甚至可能帶來經濟收益。@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