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談及中共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時表示「沒問題」,並表示不急於與中共黨魁習近平對話。而就在此前,美方曾表示特朗普與習近平將於2月4日通話。經濟學者認為,特朗普此番表態背後涉及多重考量,包括其一貫的談判戰術與心理博弈、美方內部在對華政策上的分歧,以及避免市場將對話解讀為美方讓步。
作為對美方新一輪對華關稅措施的回應,中共於2月4日宣布,自2月10日起,對進口自美國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加徵15%關稅,並對原油、農業機械、農夫車貨車及大排量汽車加徵10%關稅。
在特朗普多次警告中共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後,美國於2月4日正式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特朗普此前曾承諾對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並一度考慮對部份汽車進口徵收高達200%的關稅。
針對中共的報復性關稅,特朗普於2月4日回應說:「沒問題。」當被問及與中共黨魁習近平的通話計劃時,特朗普表示「並不著急」,並補充說:「會在適當的時機與他談話。」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當天早些時候曾表示,特朗普將在當天與習近平通話。當被問及此次對話是否會促使美方給予中國類似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暫緩待遇時,納瓦羅回應說,這將取決於特朗普的決定。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也在4日當天表示,特朗普與習近平的對話仍有待安排。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朗普態度的變化可能出於多重考量。一是他擅長以「極限施壓」與「善變」作為談判手段,使對手難以揣測其真實意圖。當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可能與習近平通話時,市場或預期雙方關係有緩和的可能。然而,特朗普隨後強調「並不著急」對話,或意在製造不確定性,從而在談判中為美方爭取更大籌碼。
黃大衛表示,白宮內部對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一直存在分歧,這可能是特朗普態度變化的另一個原因。納瓦羅屬於貿易強硬派,他或許希望藉「即將通話」的消息向市場釋放信號。而特朗普可能受到其他顧問的影響,認為當前並非與習近平對話的最佳時機,以避免外界解讀為美方急於求和。
黃大衛認為,如果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市場可能會解讀為美方尋求緩和貿易緊張局勢,從而影響美股走勢。相反,特朗普公開表示「沒問題」並拒絕通話,可能意在強化美方立場,向中方傳遞美國不會輕易讓步的信號。他還表示,特朗普的公開表態並不意味著兩國沒有私下接觸。雙方可能仍在通過幕僚層級的秘密管道進行溝通,等待更有利的時機再安排正式對話。
對於特朗普的最新表態,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2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稱,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敦促美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雙方關切,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黃大衛對此表示,中方的反應顯示出對特朗普拒絕通話的不滿,但同時也不願讓局勢進一步惡化,更不想示弱。他表示,中共外交部強調「平等磋商」,表明北京不願被動接受美方施壓。但與此同時,這種表態也反映出中方仍希望通過談判尋求解決方案,而非讓衝突持續升級。
黃大衛進一步表示,中共當局不希望在貿易戰中顯得軟弱,因此即便面臨壓力,也不會公開表現出急於求和的姿態。官方的外交表態通常會保持強硬,以避免讓外界產生中共「在美方施壓下讓步」的印象。
中共的報復性措施
2月4日,中共連續推出四項針對美國的貿易反制措施。除對部份美國產品加徵10%或15%關稅外,中共當局還宣布對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將兩家美國企業列入黑名單,並對五類金屬實施出口管制。
2月4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市監總局)發布公告稱,因Google涉嫌違反中共的反壟斷法,市監總局已對該公司正式立案調查。公告未披露Google涉嫌違規的具體業務,也未明確說明調查涉及的具體內容。
儘管Google的搜索服務自2010年以來在中國被封鎖,但該公司仍在中國市場保持一定業務,例如,通過與本地開發商合作,繼續提供應用程式和遊戲服務。
作為對特朗普關稅措施的一部份,中共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其「不可靠實體名單」。
2月4日,中共商務部安全管制局發布公告,將美國PVH集團、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因美納(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中共商務部聲稱,這些公司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
PVH集團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服裝公司,集團旗下擁有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兩大標誌性品牌。
被列入清單的企業可能面臨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罰款及撤銷其外籍員工的工作簽證。
與此同時,中共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宣布將對鎢、碲、鉬、鉍和銦實施出口管制,理由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這些金屬在電子產品、軍事設備及太陽能電池板製造中發揮關鍵作用。
相比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全面加徵關稅的做法,中共的反制措施在範圍上相對有限。
黃大衛表示,中共此次針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工業產品領域,而其實際影響可能有限,原因在於能源市場的全球流動性較低。他說,美國對華煤炭出口規模相對較小,而中國的主要煤炭供應來源仍是澳洲、印尼和俄羅斯。因此,這項關稅措施對美國的實際影響或較為有限。
此外,儘管美國是全球主要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之一,但中國可從澳洲、卡塔爾等國採購,關稅帶來的影響相對可控。同時,美國的LNG仍可轉售至其它市場,短期內對美國能源企業的衝擊預計有限。至於原油,由於它是全球流通商品,即便中國減少從美國進口,美國仍可將原油出口至印度、歐洲等其它市場,因此整體影響同樣有限。
黃大衛表示,中共對美國農業機械、農夫車貨車以及大排量汽車加徵關稅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美國的工業設備製造商。但由於中國市場並非這些企業的最大市場,整體影響相對有限。他說,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高端汽車,如林肯、Tesla的部份車型,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然而,考慮到美國市場本身的規模,這些企業可以轉向其它出口市場以緩解衝擊。
黃大衛總結道,美國擁有全球最強的消費市場和製造業供應鏈,因此短期內的關稅戰不太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相比之下,中國的出口依賴度較高,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他還表示,這場貿易戰本質上是一場「以時間換取談判籌碼」的遊戲,中美雙方都在等待對方首先承受不了壓力並做出妥協。@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