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

近來聽到一位網紅日日都罵英國工黨政府,事無大小,上台才幾個月的政府,萬事堪哀,乏善足陳,民望低至懸崖底,隨時隨地都可以、都應該倒台。標題好像到了世界盡頭,英國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網台講的是流俐粵語,節目內容卻絕不評論香港人事對錯,更不會觸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的政治民生種種。英國甚麼都可以罵,本著言論自由,評論自由的原則,在英國罵人罵政府都是安全的,只要不鼓吹暴力、種族仇恨,不怕午夜有警察國安敲門。

英國政府總是給人罵的。

當然也有網紅全力反共,節目總是暴露中共治下黑幕,唱衰中共。這其中當然也有說好香港故事的網站網紅;更多的是兼涉世界大事,事事關心,以香港人心靈,用普世價值,演繹分析時事,「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英國甚麼都不好?直是行不得也哥哥;連希斯路機場要擴建第三條跑道,一談20年都未曾上馬,重視人權、民權的社會,要達成全民共識,既要推動激活工商業交通發展,又要環保,保障少數原居民權益,是很花腦筋頭痛的事情。

今篇也不深究工黨政府左右是非對錯,只談國民保健服務,叫NHS,1948年7月5日始創,為全民提供免費醫療。

筆者在英國一住幾十年,未住過一日醫院,至於抨擊國民保健服務不足不是的新聞,在在常有。但令我感受最深切的就是拿着BNO5+1來英的香港人,這三幾年間,已有不少友朋動了大手術,大都是因為身體檢查驗出早期病徵,很快就得到排期做手術,有的手術過程中前後輸了近20包血槳,加上後續的電療、化療、物理治療等等,當事人都對國民保健服務無話可說。

一位BNO年長者在家昏倒,急電999由救護車送去醫院急症室,初步鑑測是原因不名的中風,情況穩定後,轉送至重症病房觀察數日,再轉去普通病房,這期間做了好幾次磁力共振、電腦掃描、驗血驗小便等等,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都隨著跟進。到了顧問醫生綜合病理檢驗報告,建議要進行大手術,又要和病者和家人詳細解釋手術流程,好處和危險風險,病人在進入手術室前還可以說「不」。這期間在醫院已渡過了一個月。

病人願意接受手術,便搬到手術前病房,每一間隔只有6張病床,全滿;但環境稍為安靜,除了醫療團隊川流不息,醫療安心犬也來探望。手術前護士做好準備:清潔身體!戒食!戒飲品!遮光!安排輸液管!尿袋!測量血壓脈搏等等;進入手術室後還要安裝不少測試儀器管道,預防手術進行中流血不止、中風、痙攣等情況出現,也要監控手指、腳趾在手術進行中有沒有反應,然後麻醉師才登場,確定病人情況穩定進入無痛境界,手術進行。

手術後,病人甦醒情況穩定後,依情況再送到深切治療部或加護病房觀察24至48小時,護士比例是1:1或1:2,每15分鐘檢查一次病者。病人回到病房時,主責護士說一聲「恭喜發財」,原來是菲律賓人,正巧是黃曆乙巳蛇年大年初一,剛剛從麻醉藥甦醒的病人,聽到「恭喜發財」,只能莞爾一笑。

手術完成後,主治醫生就已經和家人電話聯絡,報告手術進展情況。家人幾乎無例外地在手術室前守候,終於見到病人時,顧問醫生和手術團隊又一起向家屬報告手術進程,有待進一步化驗結果和視乎傷口癒合情況,再和病人商議後續療程。粗略估計,由入院到完成手術費用已不少於港幣100萬元。醫院病房探病時間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每一次可以兩人同訪;醫院所在地,人流又多又急,愈是病重的家屬,憂形於色,愈是悲憫沉靜。

中小學教育為國之本,健康為國之根;兩者皆免費,錢從何來?

英國終有萬般不好,文化背景不同,生活哲學有異;何須嗟怨,有權利,亦有義務。◇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