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這天,中國有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元宵和湯圓都是圓球形狀,只是做法不同。元宵是讓溼餡料在乾糯米粉上不斷滾動形成圓球,湯圓是將餡料包入溼糯米粉團後搓成圓球。故而有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的說法。
用糯米、大黃米等黏性穀物加工而成的點心,有的地方稱為團子或糕團等,個頭小一些並用水煮食的叫湯圓子。
清代食譜《素食說略》對於元宵和湯圓的介紹甚為詳細:「湯圓,粉餌之類,段柯古所謂湯中勞丸者也。《表異錄》糖錘,今之元宵子也。周必大有元宵浮圓子詩,朱淑真有圓子詩,是元宵湯圓之名,古已有之矣。今人捏餡作小塊,入糯米粉滾之,再溼再滾,大小合宜而止,曰元宵。以水和糯米粉,擘塊,實以餡包之,曰湯圓。古人作此,當亦不外此二法也。」
更早時期的宋朝食譜《吳氏中饋錄》記錄了一種煮沙團食譜:「煮沙團方,砂糖入赤豆或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或滾湯內煮亦可。」
同朝代的素食菜譜《本心齋疏食譜》收錄的水團食譜曰:「水團,秫粉包糖,香湯浴之。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現在湯圓、團子這類黏性點心的粉坯大致分兩種:生粉坯和熟粉坯。生粉坯是先將粉坯塑型再煮熟,熟粉坯是把粉坯煮熟後再成型。粉坯可以單用糯米、大黃米,也可以摻入其它雜糧、米粉或蔬果。
生粉坯可直接用水調製,或使用燙粉和煮芡粉的方法。燙粉是指先用沸水將部份米粉燙熟,再摻入冷水和成粉團。煮芡粉是將部份乾粉用冷水和成團,入沸水煮熟撈出再與乾粉和成團。兩種方法都是利用熟粉團煮熟後澱粉糊化產生黏性來增強整塊粉團的韌性。
以下分享一道用室溫水混合南瓜泥製作湯圓的食譜。這次我使用水磨糯米粉和罐頭南瓜泥,方便控制粉團的水份。
食材準備
●100克南瓜罐頭
(100%純南瓜泥)
●100克水磨糯米粉
(製作24個湯圓)
●適量蔗糖塊、桂花醬和甜糯米酒(也叫糯米酒釀)
作法
1. 取兩個鍋子,其一放入4杯水和適量蔗糖煮成糖水,另一鍋燒沸水煮湯圓。
2. 在盛湯圓的小碗中放入適量甜糯米酒、桂花醬。
3. 蔗糖塊用刀切碎,作為湯圓餡料。
4. 取大碗,放入南瓜泥、1湯匙水、糯米粉,混合成光滑粉團,均分成24個劑子。劑子捏成中間空心的小碗狀,填入餡料後封口,揉成球狀。不想填入餡料可直接搓成更小的圓球下鍋煮,搭配酒釀糖水同樣美味。
5. 水沸後放入湯圓,開鍋蓋煮至湯圓漂浮,再以中小火煮5分鐘左右,讓糖餡心融化。
6. 在盛湯圓的小碗中添加1杯煮沸的糖水,沖開桂花醬和甜糯米酒,最後放入煮好的湯圓就可以享用了。
食譜說明
●糯米粉團缺乏韌性,不能太用力搓揉,否則容易裂。
●製作粉團的方法:待碗中食材攪拌至幾乎融合後,按壓粉團以黏住乾粉,最後用手掌用力握住粉團、壓實,反覆幾次後粉團即光滑。
●包入餡料後,也是用捏壓的手法,最後在光滑的面板上輕輕滾動,表面就光滑了。
●成型的南瓜湯圓放在光滑餐盤上即可,若沾上白色乾粉,粉厚的地方煮出來會形成粉塊。
湯圓沾料
煮好的南瓜湯圓搭配無添加糖的「白湯」或者製成無餡料版本,可以減少攝入熱量。不過,如果覺得湯圓搭配湯水吃太單調,可以沾糖粉享用。
製作糖粉:黑芝麻、松子、花生(去皮)各2湯匙,洗淨後用平底鍋炒香,放涼;混合2湯匙白砂糖,用搗臼搗成蓉即可。
燕麥湯圓
純燕麥粉亦有黏性,烘焙中常替代麵粉使用。燕麥粉富含膳食纖維,不食糯米、喜歡燕麥的朋友可以嘗試燕麥湯圓。燕麥湯圓需要搓成小球,煮的時候要煮久一點才會柔軟。
用燕麥粉製作湯圓,可用100克南瓜泥混合100克燕麥粉,製作24個甜餡料湯圓。不添加餡料的話,建議搓成一般湯圓1/3大小,較容易煮軟,可搭配糖水享用。煮小燕麥湯圓時應在沸水時下鍋,煮至變軟,大約8分鐘。◇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