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國號稱「自家開發」的人工智能軟件Deepseek公布當天不久,「震散」美國股市,特別是幾家與人工智能有關的電子企業龍頭,例如近期炙手可熱的輝達等。震動過後,大家討論的焦點在於Deepseek究竟真的是「土法練鋼」,還是透過「蒸餾」技術,竊取美國電腦企業的大量資料。不過,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並非真正關鍵所在。在審視這場人工智能大戰之前,讓我們重温另一場軍事競賽的歷史。

美國在1945年,透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曼克頓計劃,成功研發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當初,美國領導人還以為美國獨佔核分裂技術的優勢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蘇聯以極快速度掌握這項先進科技(當然主要是透過偷取西方研究成果)。由此,美蘇的核武競賽維持超過40年,直至蘇聯在20世紀90年代瓦解為止。期間,這場核武競賽所生產的核彈數目,足以毀滅地球多次。

這段歷史給人類的教訓是,一旦兩個旗鼓相當的政治集團展開你死我亡的搏鬥,結果就會變成人類反而被科技駕馭。關於這一點, 放諸今天,Google的管理層也是很清楚,他們也擔心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過快,人類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後果。但作為企業Google沒有選擇,因為即使Google停止研發人工智能,其它公司都會繼續,甚至加速。Google沒有辦法不參與這場競賽,否則公司只會被淘汰。企業尚且如此,又何況是超級大國。

其實只要政治領導人細心思考,就會知道即使擁有人工智能的優勢,也不必然是好事。就以眼前的例子為例,人工智能的開發已經導致大量工種淘汰,失業率由此急升。人工智能的出現並不一定帶來經濟收益,特別是人口龐大的國家,反而會製造大量失業人口,導致政治動盪。

可以肯定,人工智能帶來的衝擊將會改變我們使用電子器材的習慣。我們現在習慣使用搜索器,來尋找我們所需要的資料。人工智能成熟之後,我們還要不要用搜索器,還是直接向人工智能尋求答案?

現在最大的疑問是,人工智能是否在每一個範疇都能夠給予人類準確的答案。在自然科學方面,我們有一套既定的客觀驗證方法,問題似乎不大;但在人文科學方面,情況就令人擔心。會不會有一天,人類自動放棄思考,一切以人工智能去做決定,人工智能有提供一個錯誤的答案,那豈不是人類製造自我毀滅的武器?◇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