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今年就職典禮的第二天便宣布,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並對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的商品加徵25%關稅。這一政策的核心訴求,與美國政府近年來反覆強調的問題密切相關——中共政府縱容芬太尼通過鄰國流入美國,導致美國的毒品危機越演越烈。

芬太尼危機的演變

近十年來,筆者對芬太尼問題的追蹤報道,見證了這場危機如何從邊緣議題逐漸演變為美中關係的一大焦點。

2015年,紐約聯邦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曾呼籲撥款一億美元,以遏制「中國白」(芬太尼的俗稱)在美國的蔓延。當時,「中國白」這一名稱因帶有「中國」二字而令筆者印象深刻,這也是筆者首次關注芬太尼與中國供應鏈之間的聯繫。

2019年,CBS電視台的製片人攜帶美國通緝令前往中國上海,親自接觸毒梟。由於事件極具特殊性,筆者對此進行了報道。

2020年,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專題報告讓筆者進一步了解到,中國是美國境內非法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供應來源,甚至武漢一度被稱為「芬太尼之都」。

這個稱號的背後,是一整條跨國供應鏈:中國生產芬太尼前體化學品,運往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簡易製毒實驗室,再由販毒集團將成品走私入美國。

到了2023年,美國對至少五名中國人開出百萬美元懸賞令,再次凸顯中國供應鏈在芬太尼交易中的關鍵角色。其中,來自湖北武漢的葉全發(Chuen Fat Yip)被指控為「已知最大芬太尼類毒品生產龍頭」,美國緝毒局(DEA)對其開出了500萬美元的懸紅,位列DEA全球通緝令的第三名。

DEA公布的100萬美元懸賞名單中,至少還有三人來自武漢,一人來自蘇州。

DEA的懸賞名單中,湖北武漢的葉全發(左上)被指控為「已知最大芬太尼類毒品生產龍頭」,懸賞500萬美元。其餘三人各懸賞100萬美元,分別為蘇州的Kun Jiang(右上)、武漢的Huatao Yao(左下)和Yaqin Wu(右下)。
DEA的懸賞名單中,湖北武漢的葉全發(左上)被指控為「已知最大芬太尼類毒品生產龍頭」,懸賞500萬美元。其餘三人各懸賞100萬美元,分別為蘇州的Kun Jiang(右上)、武漢的Huatao Yao(左下)和Yaqin Wu(右下)。

十年間,芬太尼供應鏈的核心問題始終如一:中國生產,美國危機。這些年當中,執法行動與企業利益、道德底線與法律漏洞的較量,一直在上演。

紐約法庭審理的中國芬太尼供應鏈

近期,紐約南區聯邦法庭審理了一起涉及芬太尼供應鏈的案件,筆者首次見到了來自中國武漢的兩名供應鏈代表人物——湖北精奧公司的老闆之一王慶周與營銷經理陳依依。

與人們對毒梟的「冷酷、凶狠」印象不同,37歲的王慶周每天身著白襯衫黑西裝,斯文禮貌,33歲的陳依依更像是個鄰家女孩,抿嘴時嘴角邊綻出個小酒窩。王慶周的辯護律師還拿出湖北精奧的辦公室照片給陪審團看,問眾人道:「這和普通的辦公室有甚麼不同?」潛台詞是和他們售賣的化學品一樣——平凡、看似無害。

然而,根據起訴書,這類化工企業會翻牆到境外Google網站上發帖銷售芬太尼的「醫藥中間體和前體」,並在貨物上貼上狗食等標籤,將藥物藏在假包裝中。墨西哥和加拿大毒販購買後簡單加工、合成,再走私至美國。

2022年,DEA緝獲了超過5,700萬顆摻有芬太尼的假處方藥和超過1.3萬磅的芬太尼粉末,相當於約4.1億劑,足夠殺死全美國人口。

對毒販而言,芬太尼因低成本、高成癮性、便捷運輸和驚人利潤而具吸引力。庭審證據揭示,臥底探員用4.5萬美元就可批發足夠製造55公斤芬太尼的化學品,達到足以殺死2,500萬美國人的致命劑量,這顯示了其巨大的經濟誘惑和可怕後果。

中國企業如何規避法律?

在與DEA臥底探員的對話中,王慶周明確表示,他每月可向加拿大和美國販售7噸化學品,甚至加10噸也沒問題。他強調:「我們不擔心在中國有問題,在中國沒問題。如果被美國海關查了怎麼辦?」這種無所顧忌的態度,凸顯了中國的現實情況。

雖然中共政府在2019年宣布將所有芬太尼類物質列入管制,但毒販總能通過化學結構的微調規避禁令。筆者聽專家的講解,感覺就像數字5的合成,既可用2+3,也可用6-1來達成,若政府禁2和3,毒販便可改用1+4,合成路線是變化無窮的,這使得法規總是落後一步。

在紐約的法庭證據中,陳依依承認公司會研發沒被列管的新產品,持續更新生產技術與(合成)路線,以應對執法風險。她直言:「我們應當創新,因為國家對芬太尼的政策總是變化,我們的技術人員能夠開發新的產品,來迴避新的政策。」這正是芬太尼難以被遏制的根本原因——販毒集團的策略總是能夠領先於法律。

庭審證據之一,陳依依說:「最近美國政府抓到一個墨西哥團夥,並循線查到中國,發現了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壞消息。」(DEA官網)
庭審證據之一,陳依依說:「最近美國政府抓到一個墨西哥團夥,並循線查到中國,發現了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壞消息。」(DEA官網)

中共政府的態度

中共政府一貫將芬太尼問題歸咎於美國,聲稱這是美國自身的社會問題。根據CNN報道,中共駐美大使館還在庭審前指責美國執法部門「對中國公民釣魚執法」,並要求「立即釋放他們」。

然而,根據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的報告,中共政府仍對出口芬太尼原料的企業提供稅務優惠,並有國有企業參與其中。儘管中共一直否認對這種非法毒品交易知情。

如何真正遏制芬太尼?

湖北精奧的案件無疑是美國打擊芬太尼行動的重要一步,但是否能對其它中國化學品生產企業起到震懾作用仍有待觀察。根據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的資料,中國擁有4萬至10萬家製藥公司。

一名旁聽庭審的記者告訴筆者,許多中國企業如今已學會如何避開執法風險,聲稱自己「只需要賺錢」、「從不過問客戶如何使用這些產品」,以「不知情」來規避責任。

在這樣的現實下,芬太尼的流通恐怕仍難以杜絕。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道德問題。當企業的唯一目標是賺錢,而無視其產品對人類生命的影響時,社會將面臨更深層次的挑戰。芬太尼的肆虐已奪走超過40萬條美國人命,而中國的化學產業是否會因這場審判而有所改變?這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類似的案例並非孤例。筆者聯想到2016年,來自上海的程樂(Cheng Le,音譯)因在美國暗網上為買家代購劇毒蓖麻毒素被判刑16年的案例。程樂原為紐約大學物理系學生,當時海外代購盛行,他最初販售奢侈品與電子產品,最終卻走向違法交易的歧途。他明知買家想用蓖麻毒素殺人,仍然進行代購,甚至在網上教其他代購如何應對執法部門的調查。直到他被判刑時,22歲的他在法庭上懺悔說,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做了甚麼樣的事」。青春年華就此在美國監獄度過,令人扼腕。

無論是芬太尼供應鏈還是黑網上的劇毒交易,核心問題是: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利益是否應該凌駕於人命之上?古人云:「有財無義,恆家之殃」。武漢從「芬太尼之都」到2019年底成為席捲全球的大瘟疫起源地,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天譴」二字。要遏止芬太尼,恐怕還需要從人心開始,重建人命關天的概念和社會責任感。#

相關文章:追責芬太尼供應鏈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

追責芬太尼供應鏈庭審(二)臥底探員揭交易內幕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三)臥底行動視頻呈堂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四)辯方以透明操作抗辯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五)專家詳解芬太尼合成路線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六)被告陳依依出庭自辯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七)幫毒販還是正當生意?檢辯交鋒

紐約開審武漢化工案(八)兩被告被定罪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