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人大會議將於3月5日舉行,重慶訪民劉光芬於會議前,在互聯網公開提出信訪屬地管理制度的種種弊端,她向全國人大提出五大建議,並且要求改為異地辦案、異地判決。
劉光芬在公開信中表示,屬地管理真能夠解決問題的話,也不至於周一至周五國家信訪局告狀的人人山人海。屬地判案屬地解決,自查自糾是行不通的。
2005年中共新《信訪條例》強調「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即「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用意在減少進京上訪人數。
然而,信訪人本身就是弱勢群體,許多信訪人表示,其信訪案件皆因個別政府官員不作為,亂作為所造成,有些則是因司法腐敗製造了冤假錯案而信訪。
劉光芬表示,百姓在基層逐級信訪,在狀告無門後才到北京告狀。途中經常被地方政府各部門工作人員和派出所警察參與在火車站、火車上、機場、飛機上暴力執法,執法者惡意的尋釁滋事擾亂社會秩序。卻用電子傳喚證,網逃方式強制傳喚信訪人,最終以行政、刑事處罰、判刑、關黑監獄、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打擊報覆信訪人。
她還表示,有部份的人能走到中央各大部門舉報、控告反映問題。可是有關部門又將案件轉到所屬戶籍地處理,因為解決問題的人,就是製造問題的人,問題轉回屬地被控告人手中,信訪的受害人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北京訪民杜雪玲曾向媒體表示,「現在信訪就是屬地管理,一個小小的拆遷科長就能架空一切,面對這種明顯錯誤,你找到哪兒最後還是轉給他,答覆都是安置正確狀態。」
上海訪民俞忠歡也多次說到,他向上級政府的舉報信每次都被轉回地方信訪局,以致每到敏感日他就是被維穩的重點人物。
給全國人大的五大建議
她向人大提出五大建議:
一、群眾監督合法化,執法時歡迎群眾圍觀、議論、批評指正、拍攝、發表、刊登,總之言論自由,道德與法律結合,制約枉法的發生。
二、公開庭審和宣判大會,並且網絡公開,讓全國人民群眾議論監督。
三、對上訪的案件取消屬地管理管轄制度。
四、經辦人包案終身負責制。
五、要上級辦案、異地辦案、網絡公開辦案,言論自由,保護人民群眾,嚴懲公權私用。
她強調,「現在許多信訪問題一直被地方忽悠,推諉。有錯不糾,狀告無門,才導至了像歐金中、胡文海、楊功迅、霍文常等人物報復事件的發生。她要求人大嚴查公檢法司、政法委、紀委,特別是農村的幹部」#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