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實施的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半年適應期到去年10月底已經結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正式執法3個多月來,共收到75宗投訴,發出59個警告,有6間食肆被罰款。他並指,當局要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才會推行第二階段「走塑」。
謝展寰接受商台專訪時,提到75宗投訴主要涉及餐廳提供受禁餐具,59宗個案經政府人員多次巡視和講解後,仍未改善,於是要發出警告。其中6間食肆被定額罰款2,000元,目前大部份食肆已合規,會繼續跟進。
至於 「走塑」第二階段,全面禁止於本地零售、餐飲業處所,向堂食及外賣客人提供各類即棄塑膠餐具,政府曾表示暫定年內推行下階段管制,唯不設硬性時間表。謝稱,據首階段經驗,社會對替代品的認受性十分重要, 要時間尋找合適替代品,找到後才會實施下一階段管制。他舉例,湯碗的膠蓋變為紙蓋後,很多意見指食物容易倒瀉,生產商要研究改善設計。
政府計劃就「生產者責任計劃」立法,擴展範圍到膠樽和紙包飲品包裝。謝表示2021年推出的「入樽機先導計劃」,至今共回收1.5億個膠樽,市民反應不錯,未來會交由生產商決定如何回收。
去年政府暫緩實施垃圾收費後,年會撥款不少於8億至10億元推動減廢回收。政府連年財赤,謝展寰稱會使用符合成本效益方式推動減廢回收,尤其政府財政緊絀時,不能無限量增加資源推動回收,舉例已經開始在政府設施,包括街市的空置攤檔設立回收點,並多使用智慧回收機,減少人手。@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