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財政緊張,地方當局靠罰款等增加收入成常態。官方披露,2024年全國稅收下降3.4%,但非稅收入年增25.4%,罰沒收入增加近15%。

中共財政部1月24日公布,2024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70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1.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74,972億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稅收入44,730億元,比上年增長25.4%。

2024年,中國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4,612億元,比上年增加3.6%。

陸媒《第一財經》報道,2024年非稅收入比上年成長25.4%。官方解釋稱,這主要是部份中央單位上繳專項收益和地方盤活資源資產等拉高非稅收入增幅約24個百分點。其中,非稅收入中的罰沒收入增長14.8%,增幅逐季回落,上半年為25.2%、第3季為13.8%、第4季為負4.4%。

中國的「非稅收入」由專項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等組成。

其中「罰沒收入」主要是來自地方收入,且主要集中在市縣級財政,收入主要集中在公安和法院等。包括公安、交通、稅務、法院、市場監管等一般罰沒收入,以及公安、市場等緝私罰沒收入。

《第一財經》分析指出,從全國來看,2018年以來罰沒收入佔非稅收入比重在10%左右。不同省份的罰沒收入佔比不同,2023年罰沒收入佔比最高的3個省份大概在20%左右。

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成良,2024年10月公開披露,2022年中共在全國罰沒收入達4,283億元,創10年新高。他認為,罰沒收入異常增加,一是因為地方財政長期嚴重依賴土地相關收入,樓市疲弱又嚴重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另外是中西部長期需要上級提供資金來維持運轉和發展,隨著自上而下轉移支付不足,罰沒收入遂成為彌補財力的應急性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劉成良披露的還只是2022年的數據。

2023年和2024年,為了彌補稅收減少,中共地方政府普遍透過加大盤活存量資產資源等方式增收。與此同時,各地發生許多「遠洋捕撈」(違規跨省執法)、亂罰款等事件,非稅收入中的罰沒收入出現較快成長。

據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2月28日報道,中共證券監管機構通常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東、董事長、行政總裁和其他高層管理人員被警方拘捕情況。該報通過統計相關文件發現,在2024年多達82宗上市公司人員被拘捕案件中,約一半涉及來自其它地區或未指明地點的地方當局。

這些數字表明,多地執法機關在全國範圍內,對相關企業的高管人員採取了更廣泛的拘捕行動。#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