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現金流緊張。該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6日)發表網誌,指預料短期內發展商投標意欲不會回復積極,已推遲部份重建項目的招標時間表,令市建局現金流受影響。他說會慎重部署收購步伐,以相對較簡單、能儘快平整地盤,取得批地文件以進行招標的項目先行,加快資金「回籠」補充現金流,以應付其它較大型項目的支出。
韋志成指,市建局早前先後發行了120億港元的債券及簽訂一筆130億港元5年期定期及循環銀團貸款,補充現金流以應付正在進行收購及計劃展開收購的重建項目。
現時在業務計劃內已啟動而仍未開展收購程序的重建項目,共有4個,包括皇后大道西/桂香街發展項目(桂香街項目)、土瓜灣靠背壟道/浙江街的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項目(靠背壟道項目)、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明倫街項目)和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其中桂香街項目受司法程序影響而未能展開收購,最後一個屬工業樓宇需另訂方案處理。
在現金流緊絀及未來經濟環境仍未明朗的前提下,市建局會先考慮收購規模相對較細、不涉及動用高昂收購金額的重建項目。他補充指,涉及業權數量多的項目,收購進程相對收購規模較細的項目需時較長。
另外,因市建局要處理項目內租戶的補償和遷置事宜,若項目涉及大量的租戶,包括劏房戶,完成整個收購程序需時就更長。韋志成說,一般而言,由出租物業的業主接受市建局的收購,至完成整個租戶的補償和安置工作,便需要額外10個多月的時間處理每個租戶的個案。
市建局亦會考慮項目工程的複雜性,是否涉及封路或改道工程、地下管道的搬遷和重置等。
韋志成表示,明倫街項目有超過820個業權,較背壟道項目的約460個多近一倍;而且明倫街項目涉及的業主、商戶及租戶的總數超過一千戶,加上項目內有超過三成半屬於劏房戶,要處理500多個租戶的個案,處理耗時甚長。
明倫街項目範圍內有超過100個地舖需協助搬遷,當中大部份為車房;相比靠背壟道項目來說,由於項目內絕大部份屬自住業主,沒有商舖,整個收購及租戶補償和安置工作相對簡單,相信能較快地完成。
工程複雜性方面,因明倫街項目地底有一條闊約3.6米的大型「箱形」暗渠,市建局需與政府部門協調,令該項目的地底工程更為複雜和耗時。
韋志成說,在衡量市建局現金流狀況的前提下,市建局無疑會傾向考慮那些收購進程較快、儘早能取得政府批出地契以進行招標的項目,向其提出收購建議;亦明白現居住於已開展項目範圍內的居民,對市建局能儘早收購,讓他們另覓較佳居所、改善生活環境的期盼。@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