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他希望中共協助促成中止俄烏戰爭,並表示中共在這一局勢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就在特朗普宣誓就職後的數小時內,中共黨魁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視像通話中承諾,今年將把中俄關係提升到新高度。軍事專家認為,特朗普已經準備好了B計劃,只是在實施B計劃之前,他選擇保持對話,展現出「先禮後兵」的姿態。

1月23日,特朗普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視像演講中表示:「希望中共能夠幫助我們結束這場戰爭。他們對那裏的局勢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特朗普說,他已在1月17日與習近平通話時討論了這一問題。中共外交部在隨後發布的新聞稿中稱,雙方「就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等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但未透露更多細節。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發表了類似看法。他表示,習近平「可以推動普京實現和平」,還說:「特朗普總統是最強的,還有習近平。我認為沒有其他盟友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在特朗普1月20日就職典禮前數小時,普京對特朗普表示讚賞,並稱俄羅斯願意就戰爭問題與他展開「相互尊重」的對話。隨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敦促普京達成協議,否則俄羅斯將面臨新一輪制裁。他還暗示,美國可能會聯合俄羅斯最親密的盟友,共同推動戰爭的解決。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承諾,一旦當選,他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然而,自去年11月勝選以來,和平協議的時間表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在去年12月承認,實現這一目標「非常艱難」。

美國和烏克蘭此前都曾敦促中共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以緩和戰爭局勢,包括撤走朝鮮軍隊及停止軍事援助。

儘管中共將自己定位為未來俄烏談判的潛在調解人,但北京依然是莫斯科的主要經濟盟友,也是克里姆林宮戰爭機器所需的軍民兩用物資的主要來源。儘管如此,中共仍然否認了支持俄羅斯入侵的指控。

特朗普就職數小時後 習近平與普京視訊通話

就在特朗普宣誓就任總統幾個小時後,1月21日,習近平與普京進行了一次視像通話,承諾將中俄關係提升至「更高的高度」。

習近平稱,在新的一年,他願與普京共同引領中俄關係「登高望遠」,以兩國關係的「穩定性和堅韌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他還強調,雙方要繼續深化戰略合作,堅定相互支持。

普京在與習近平的通話中強調,俄中關係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不受內部政治因素和當前國際環境的影響」。

普京還稱,俄中關係的全面加強符合兩國的發展任務,且兩國在對外政治關係和國際事務中的共同合作發揮著「重要且穩定的作用」。他還稱,儘管外部環境不利,去年1月至11月,雙邊貿易增長超過7%,總額達2,200億美元。

專家:特朗普已備好B計劃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認為,特朗普敦促中共協助推動俄烏戰爭停火的策略仍需進一步觀察。他表示,特朗普深知中共可能不會配合,因此這一舉措更像是「先禮後兵」。

1月24日,蘇紫雲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朗普多次公開稱習近平是他的「好朋友」,並強調與習近平合作能夠解決諸多問題。同時,特朗普也向俄羅斯釋放善意,表示對俄羅斯人民沒有敵意,並感謝俄羅斯在二戰期間為抗擊納粹付出了巨大犧牲,損失多達六千萬人。然而,蘇紫雲表示,這些表態更多只是外交辭令。

蘇紫雲說,特朗普內閣是強烈的反共派。他派遣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特使曾明確表態,要求烏克蘭坐上談判桌,否則美國將停止軍事援助;同時也警告俄羅斯,若拒絕談判,美國將摧毀俄羅斯。「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已經準備好了B計劃」,蘇紫雲表示,「只是在實施B計劃之前,他選擇保持對話,展現出『先禮後兵』的姿態。」

蘇紫雲進一步表示,習近平與普京再度強調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過是陳詞濫調,他認為特朗普依然會按自己的節奏推進策略:若俄羅斯拒絕走向談判桌,B計劃將隨即啟動。首先便是「石油武器」,通過壓低石油價格重創俄羅斯經濟;而如果俄羅斯執意繼續戰爭,那麼特朗普可能會摧毀俄羅斯的戰力。

美中俄關係的走向如何?

在談及未來美中俄三方關係的走向時,蘇紫雲表示,特朗普的戰略已相當明確: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就是集中所有的能量對抗中共。他表示,特朗普的策略是拉攏俄羅斯,阻止其與中共結盟。在這種情況下,美中俄關係將演變為一種全新的三角對峙局面。

蘇紫雲分析道,特朗普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中俄捆綁在一起。因此,他當前推動結束俄烏戰爭的背後,一方面是要恢復歐洲的和平,另一方面則是要拉攏俄羅斯以孤立中共。這是特朗普戰略的主要方向。而中共顯然也清楚這樣的狀況,因此它拚命地穩住俄羅斯。這讓俄羅斯處於左右逢源的狀態,但這種左右逢源並不能靠以往的討好政策就能輕易維持。

蘇紫雲說,美國目前採取的是主動出擊的策略。如果俄羅斯不接受美國提出的方案,其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軍事力量可能面臨被摧毀的局面。這等於特朗普同時拋出胡蘿蔔與大棒,迫使俄羅斯在對抗中共的道路上做出選擇。

去年習訪俄會普京 雙方釋放深化合作信號

自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戰爭以來,中共在經濟上持續為俄羅斯提供支持。就在戰爭爆發前夕,中俄宣布其雙邊關係「無上限」。

俄烏戰爭已引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兩年多來,烏克蘭在美國及歐洲的支持下,對俄羅斯展開了頑強抵抗,戰事陷入膠著。與此同時,中共在軍事和經濟上的擴張也面臨著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聯手遏制。這種局勢促使俄羅斯與中共在地緣政治上擁有更多理由進一步緊密合作,雙方關係因共同的戰略需求而更加鞏固。

去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峰會在俄羅斯西南部城市喀山舉行,習近平在當地與普京舉行了會晤。普京稱,俄中兩國的合作堪稱「國家間建立關係的典範」,並強調俄中關係已達到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度;習近平則聲稱中俄「深厚情誼不會變」。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此前向大紀元記者表示,普京與習近平的表態顯示出,中俄在面對西方壓力,尤其是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外交與經濟挑戰時將繼續加強彼此的支持,雙方釋放出深化合作的堅定信號。

當時正值美國大選臨近,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也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無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中俄都將繼續維持戰略夥伴關係,並且是深度的戰略夥伴關係。

習近平此前聲稱中俄「不結盟」

儘管普京高調地稱讚兩國的所謂友誼,但習近平可能有所顧忌。

在喀山,習近平強調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他稱,75年來,中俄關係歷經風雨,雙方探索出一種「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相處之道。

去年5月,普京抵達北京開展對中國的兩天正式訪問。在訪華前,普京稱中俄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且仍在持續加強。他還稱當代中俄關係超越超越意識形態,無論政治局勢如何改變,雙邊關係的多層次發展是自覺的戰略選擇。他還將中國形容為「好鄰居和可靠朋友」。

然而在5月16日發表的雙方聯合聲明中,已不再包含「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表述。

習近平在與普京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稱,雙方將繼續秉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他還稱,他與普京一致認為,「要積極尋找兩國利益匯合點,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利益交融,實現彼此成就」。

而在距離「普習會」結束不到20天的時間內,中俄之間的商貿關係就出現了多起重大變故,實屬罕見。就連普京最期待的中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協議也陷入僵局。

去年2月,普京曾在莫斯科接受了美國霍士新聞前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專訪。他當時暗示,中共才是最大的威脅。

旅美時政分析人士陳破空當時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俄實際上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背後只要一有機會,雙方都會拋棄對方,投向西方。@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