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際,北京當局為提振緩滯的股市,宣布推動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和商業保險基金增加對A股市場的投資,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但市場反應冷淡。專家表示,社保、養老保險這些需要安全的資金,本身結構上就和高風險的股市是衝突的。當局為了粉飾經濟,動用這些資金,性質惡劣。
中共推公募保險業投資拉抬A股 市場反應冷淡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證監會主席吳清稱,將提升實際投資比例,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規模和比例的具體安排。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3年每年至少增長10%;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吳清稱,「這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
證監會22日已在官網宣布,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主要舉措包括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二是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等等。
官方宣布提振A股措施的消息後,1月23日A股三大指數一度上漲,但隨後回吐漲幅。整體市場超過2,700個股下跌,呈現跌多漲少的態勢。顯示市場對該消息的信心不足。截至昨天收盤,僅滬指報收3,230.16點漲0.51%;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49%、0.37%。
就當局宣布推保險資金入市,試圖拉抬疲弱不振的A股。大陸網民評論:「現在還有人信嗎?」「篩子是存不住水的,做空量化猛如虎。」「又騙我買股票,這次我絕對不進了。」「我是炒股多年的投資者,這種文件看得多了,真正落實的少之又少。」
還有人說,「大股東低價增發,高價減持的政策不廢除,再多的資金也填不了無底洞。每次新的政策出台,只能有一次短暫的上漲行情,然後被巨量減持潮拖累,套牢眾多散戶。」
中共推社保與養老基金入市 分析:性質惡劣
路透社表示,在北京新的托市計劃出台之際,中國股市在2025年伊始,因擔心特朗普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而大幅下跌,給本已低迷的經濟帶來更大壓力。
中國股市在2024年經歷了過山車般跌宕起伏,從年初的低谷到9月24日當局宣布一系列刺激政策,向金融市場釋放一萬億元中長期資金,並將購買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25%調降至15%,股市一度暴漲。但在「十一」後迅速下落,許多投資者被「套牢」或虧損退出。
到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北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局將貨幣政策從14年來的「穩健靈活」首度轉向「適度寬鬆」,市場再有一次更短的反彈。12月13日,A股三大指數聯袂收黑,跌幅均超過2%。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大關,港股亦跌了逾400點,沒有保住2萬點關口。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表示,特朗普今年2月份就會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對中共的關稅會更高,隨著美中關稅戰開打,中國經濟肯定會陷入更冷的寒冬。中共當局試圖讓股市看起來好看一點,顯得經濟還有點希望,粉飾太平,但實在沒錢了,就動國有的保險、養老信託的基金這些,這是非常惡劣的。
「在正常國家,美國的社會安全基金也好,保險基金也好,都不敢把這些錢投入到股市這種高風險的地方去,一般只會投入買國債、公債這些比較低風險的地方。但中國現在國債的利率到了十幾二十年來最低了,收益可能不足以讓這些保險公司繼續維持,所以保險公司也陷入了困境。」他說,「中共為了救股市,把這些本來應該投資在最安全的地方的錢投入高風險的股市,實際上是把老百姓未來的養老投入一個危機之中。」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當局推出這項計劃的目的,第一是為穩定市場情緒,防止系統性的風險;第二是支持實體經濟,想引導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也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再者,除了短期托市救市,還要顯示向所謂成熟資本市場布局,減輕地方財政對房地產過度依賴。「就是希望在以後在股市裏面割韭菜,好過依靠房地產來割韭菜」。
但他強調,對於社保、養老保險這些需要求安全求穩的資金來說,本身結構上和高風險的股市就是對立的、衝突的。
專家:中長期資金進入股市 股民不要貪心 應趕緊脫手
在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稱,2023年10月份,金融監管總局同意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通過募集保險資金試點發起設立證券投資基金,規模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股市並且長期持有。目前其它保險公司正在申請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改革試點,第2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改革試點規模為1,000億元,將在中國新年前先批覆500億元投資股市。
謝田說,這些錢一進來,短期內市場會有所反彈,但能夠維持多久?前幾次救市,都是國家資本進來,再把老百姓捲進去,那些富二代、紅二代就全身退出,這錢實際上是幫他們解套,但是把更多的老百姓給套進去了。這次可能又會把一批老百姓給捲進去,又割了韭菜。
黃大衛也認為,未來每年是否會有數千億資金進場,還不確定,因為保險資金和養老資金雖然規模非常大,但可以靈活調動用來買高風險股票的比例是有限的,雖然監管部門可能放鬆投資比例,但是這些養老金、保險資金也會擔心股市崩盤,或者被上市企業割韭菜。「養老和社保萬一虧損的話,非常難翻身」。
他表示,中國的股市基本上是一個割韭菜的騙局,是一種利益尋租機制。而且對於機構違法操作,經常會罰沒,但罰沒之後的資金沒有像美國的成熟市場一樣返還給投資者,使整個市場的資金越來越少。
「這是一個不斷縮水的遊戲。真正的問題是中國股市機制管理不嚴,有法不依,不保護中小投資者,把股民和投資者當作韭菜、人礦。政治體制不改,這是沒辦法的。」黃大衛說。
謝田認為中國網民應該清醒點,「一旦中共投錢入市以後,不要貪心,趕緊脫手,趕緊拋售,這可能是最後逃命的機會了。」
SPI資產管理公司的Stephen Innes日前發文表示,北京當局總是試圖通過法令來扭轉市場情緒,但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往往失敗,「正如我們過去所看到的那樣,這種努力就像試圖用濕柴生火——往往被證明是無效且短暫的」。#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