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2025年之際,亞太區出現一股樂觀的情緒。羅兵咸永道發布的最新調研《第28期全球CEO調研亞太區報告:重塑進行時》顯示,亞太區的CEO對全球經濟前景、企業收入增長以及企業長期可持續性持更加樂觀的態度,信心有所增強。

該調研涵蓋亞太區1520位CEO的反饋,結果顯示55%的受訪者預計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將改善,較2024年的40%提升15個百分點;34%的受訪者對企業短期收入增長表示極有信心或很有信心,較2024年上升3%,而對三年期收入增長的樂觀比例則由37%攀升至54%,增幅達17%。此外,認為企業基於現狀只能持續經營不到十年的比例由2024年的63%下降至45%,顯示企業對業務前景的信心增強。

羅兵咸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Mohamed Kande)表示,今年的CEO調研結果展現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全球商業領袖雖然對未來一年持樂觀態度,但也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必須革新其創造、交付及獲取價值的方式。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多變的地緣政治以及持續展開的氣候轉型,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顛覆經濟的運行模式。

為了在新的商業生態中保持競爭力,商業領袖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圍繞他們的戰略核心做出果斷的決策,從而全面重塑商業模式,這些決策涵蓋人員配置、業務布局、供應鏈優化等眾多維度。

報告還指出,59%的企業在過去五年中實施至少一項重大變革,如投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對氣候變化,以及重塑營運和商業模式。在過去12個月內,82%的企業採用了GenAI技術,其中37%實現收入增加,40%提升盈利能力,58%提高員工效率。

此外,85%的亞太區CEO在過去一年中啟動了氣候友好型投資,39%的企業收入因此增加,但34%的企業面臨成本壓力;63%的CEO已將個人激勵薪酬與可持續性指標掛鈎,比例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56%。

然而,不少企業在行動上依然顯得緩慢,缺乏敏捷性。報告顯示,過去五年間,企業平均僅有7%的收入來自全新業務領域,而動態資源再分配的力度有限,64%的企業重新分配的資金不足20%,70%的人力資源重新分配比例不足20%。跨行業創造價值的行動不足,72%的企業在過去三年內未進行重大收購(收購金額超過企業總資產的10%),表明其在重塑和突破方面仍有待加強。@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