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對和平談判表現出與戰場現狀和戰爭發展趨勢極不協調的强硬態度,仍致力於實現其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最初目標,即摧毀烏克蘭國家、解散現政府、非軍事化,以及永久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1月14日,俄羅斯總統助理、前安全委員會秘書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在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否定了俄羅斯在未來談判中可能同意凍結當前烏克蘭被佔領土的說法,並稱這個問題「根本不能討論」。帕特魯舍夫謊稱,2022年9月在被佔烏克蘭領土舉行的「全民公投」已經使俄羅斯對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扎波羅熱州和赫爾松州的主權要求合法化,並暗示國際社會承認俄羅斯對這4個州和2014年對克里米亞的非法吞併是未來和平協議不可談判的條件。
帕特魯舍夫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目標沒有改變,俄羅斯仍致力於實現總統普京全面入侵時提到的所有目標。
普京在2022年2月23日的演講中將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確定為全面入侵的關鍵目標,這些目標實際上等於摧毀烏克蘭的軍事能力,剝奪烏克蘭主權國家地位,用親俄傀儡政府取代烏克蘭合法政府。
帕特魯舍夫在談到他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到來的第二任期的看法時表示,他對特朗普的政策仍不確定。但他預測,到今年年底之前,烏克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將不復存在。
帕特魯舍夫的論調來自於克里姆林宮官員的説法,他們認為,烏克蘭不是一個獨立於俄羅斯的主權國家,這也是俄羅斯為剝奪烏克蘭主權國家地位進行辯護的理由之一。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1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烏克蘭時,使用了「現在被稱為烏克蘭的國家」這樣的詞彙,顯然是侮辱性地抹黑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存在。這些言論表明,克里姆林宮的目標絕不是佔領東南4省和克里米亞就完事了,他們要的是整個烏克蘭。
普京在2021年7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烏克蘭族人、白俄羅斯族人和俄羅斯族人都屬於同一個「俄羅斯民族」。克里姆林宮官員在整個戰爭期間也都在重申這些虛假的觀點,試圖將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描繪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在文化和歷史上具有同一性。普京一直要求烏克蘭人民在全面入侵之前和整個入侵過程中放棄決定自己政府的權利、抵禦當前和未來侵略的權利,以及選擇加入安全聯盟的權利,把一切交給俄羅斯。
帕特魯舍夫稱,他認為只有俄羅斯和美國有資格進行關於如何結束這場戰爭的和平談判。他説,俄羅斯和美國應該在「沒有其它西方國家參與」的情況下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他特別排除了歐盟和英國,並強烈暗示烏克蘭也不應參與這些談判。
拉夫羅夫則稱,他不知道意大利在解決戰爭問題中能發揮甚麼作用,並指責德國和法國未能履行明斯克協議保證人的職責。這些言論的目的就是誣陷西方國家,並以此為由將西方國家包括烏克蘭排除在和平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的談判之外。而事實上,正是俄羅斯違反了明斯克協議,德國和法國作為協議保證人恰恰應該參與到解決爭端的談判中來。
克里姆林宮定期重啟這些宣傳行動的目的,就是破壞烏克蘭國家的合法性,為削弱西方和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找到歷史依據,以便讓西方默許或認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並接受他們營造出的假象,即獨立於俄羅斯的烏克蘭主權國家身份要麼不存在,要麼不值得存在。迫使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普京摧毀烏克蘭主權國家地位的目標讓步。
然而,輿論宣傳不管多麼無理、强悍,都不能代替或超越戰場上的實力對拼。克里姆林宮漏洞百出的宣傳戰、嘴上的强硬立場和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都比不上在戰場上的實際進展。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的分析認為,莫斯科很可能試圖利用俄羅斯未來可能進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機會進行宣傳。但是,這些進展即使發生,也不太可能對作戰產生重大影響。
截至1月14日,俄軍在新瓦西里耶夫卡和新達里夫卡附近推進,並試圖奪取包括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在内的更多烏克蘭領土。俄羅斯當局可能試圖利用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附近取得的有限戰術進展,宣布俄羅斯將控制和吞併整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無論這些行動能夠在多大意義上達成戰術目標,都會被俄羅斯拿來提高其在可能舉行的結束戰爭談判中的地位。
但是,俄軍用巨大傷亡換來的所有這些戰術進展,都是戰場上的一時得失,很難説俄軍取得了甚麼實質性的突破,也不一定代表俄軍具有戰場優勢。相反,巨大的傷亡正説明俄羅斯軍隊可能存在頑固的方法或系統性問題,這個缺陷可能比烏克蘭軍隊缺乏人力和武器彈藥來得更可怕。
烏克蘭在西方協助下正在改善火炮彈藥和遠程精確武器短缺問題,特別是各種功能的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和遠程攻擊無人機的開發,使烏克蘭一直在無人機作戰領域佔有優勢。
1月13日至14日晚,烏克蘭軍隊對俄羅斯境內的軍事和國防工業目標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烏克蘭總參謀部報告稱,烏克蘭軍隊襲擊了俄羅斯後方布良斯克、薩拉托夫、圖拉和韃靼斯坦境內200至1,110公里深處的俄羅斯軍事設施。烏克蘭無人機部隊和軍事情報局襲擊了薩拉托夫州恩格爾斯附近為俄羅斯空軍轟炸機提供燃料的Kombinat Kristal 石油儲存設施和薩拉托夫煉油廠,以及生產巡航導彈配件和火箭、火砲系統彈藥的布良斯克化工廠。
行動中,烏克蘭部隊用無人機壓制俄軍防空系統,使導彈能夠擊中目標。此次對俄羅斯境内目標的大規模遠程精確打擊,顯示美國和西方正在逐步放開對陸軍戰術導彈、風暴暗影巡航導彈等遠程武器的使用限制,同時烏克蘭自己生產的遠程武器也開始發揮作用。
總之,莫斯科的「嘴硬」並沒有實力支撐,因此很難在未來可能的談判中佔到便宜,並在不至於使談判破裂的情況下達到目的。相反,如果莫斯科要價太高,特朗普團隊無法承擔實現和平的代價,很可能使和平計劃擱置甚至被放棄,這對莫斯科來説一定不是個好消息。因為,美國和西方一定會有其它「不那麼和平的計劃」來取代這個「和平計劃」。即使不放棄這個和平計劃,那麼在擱置或推動過程中,對克里姆林宮來説,日子也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平靜」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和平計劃中最需要收拾的就是俄羅斯。美國甚至不需要大規模加强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只要利用强大的外交手段切斷俄羅斯的所有國際經濟來源,就會使俄羅斯賴以支撐戰爭的經濟和軍事能力無法持續。@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