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一度的過年返鄉潮(春運)於周二(1月14日)正式啟動。在經濟低迷和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儘管生活壓力巨大,新年作為家庭團聚的重要節日,依然吸引著許多人踏上返鄉的旅途。

數據膨脹下的返鄉潮

春運高峰始於周二午夜,北京發出的首班列車駛向安徽省合肥市。新年除夕夜(1月28日)是許多家庭共進團圓飯的重頭戲時刻。這場為期40天的遷徙將持續至2月22日。官方宣稱,春運期間國內出行次數將達到90億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中共官方預計鐵路旅客將達到5.1億人次,同比增長5.5%;航空旅客則將達到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然而,這些數據的激增更多是統計方式改變的結果,而非經濟實際復甦的體現。

自2023年起,交通運輸部將國道高速公路上的自駕行程納入統計,2024年更進一步擴大範圍,將更多公路出行計入其中。這一做法使得官方出行數據不斷膨脹,掩蓋了經濟低迷的現實。

經濟困境與民生挑戰

當前中國經濟陷入低谷,三年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未消,加之房地產市場危機和內需疲弱,經濟復甦依然乏力。政府雖然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減息及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的擴展,但這些政策對普通民眾的生活改善有限。

2024年8月,當局公布的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18.8%,創下自官方更改統計方式以來的新高。儘管近月失業數據略有改善,但大量大學畢業生依然面臨低薪或失業的困境。不少人選擇離開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回到家鄉過上相對簡單的生活。

22歲的石真悅(音譯)與朋友前往哈爾濱度假,隨後將回江蘇無錫與家人過年。她表示,希望新年能帶來經濟的改善,讓年輕一代能有更多就業機會。

「如果經濟好轉,我找到工作的機會會更大,也不用繼續讀碩士或博士。」她說。

但是,持續的房地產行業危機、因消費者信心低迷而加劇的通貨緊縮壓力,以及特朗普的關稅承諾,這三個難題令中國2025年經濟面臨挑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春運」與「春節」這些稱謂,是中共摧毀傳統文化後強行推行的名詞。中國歷史上,這一節日被稱為「新年」或「過年」,是人們與家人團聚、感恩祖先的重要時刻,也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