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發布公告,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並且還要發行600億元人民幣離岸央票。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持續疲軟感到擔憂,紛紛湧向避險資產,也意味著中共央行對人民幣匯率、利率等「維穩」更難。
停止購買國債不同尋常
在連續5個月淨買入後,中共央行日前宣布,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鑑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消息傳出後,國債期貨全面下跌,各品種價格都創下今年以來新低。國債價格下跌的同時,國債收益率迅速跳升。債券價格與收益率呈反向變動。
根據中共央行此前發布的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業務公告,自去年8月開始,每月都在淨買入債券,8月至12月分別淨買入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2,000億元、2,000億元、2,000億元和3,000億元面值,合計共向市場注入流動性10,000億元。
據中國《期貨日報》等媒體報道,南華期貨債券分析師徐晨曦認為,去年12月中旬以來市場快速上漲,已經透支了降准降息的預期。今年短短幾個交易日,市場表現出的交易熱度不減,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與資金利率倒掛,定價極不合理,不僅積累了市場風險,而且導致中美利差不斷擴大,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
萬家基金首席宏觀分析師熊義明表示,央行宣布暫停購買國債,主要向市場傳遞抑制利率過快下行的意圖,預計短期債券市場或震盪運行。
也有分析認為,中共央行停止購買國債的決定尤為不同尋常,因為出於對通脹的擔憂,最近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利率都在上升。而中國恰恰相反,長期低通脹是經濟停滯的標誌。
在中國,隨著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急劇下跌,許多投資者失去了信心。為了安全起見,儘管利息微薄,許多家庭還是將資金存入了國有商業銀行。
而商業銀行也苦於難以將這些存款貸給企業。許多公司對經濟持悲觀態度,不願借貸。商業銀行受困於不斷攀升的存款,於是將資金投資於債券。這推高了國債的價格,從而降低了國債的收益率。通過停止購買國債試圖防止出現金融泡沫:如果以後國債價格下跌,商業銀行可能會蒙受損失。
中共央行對利率和匯率「維穩」
中共央行干預國債收益率也是為了對利率「維穩」,國債收益率反映市場對未來利率、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央行通過調整政策利率影響市場利率,而國債收益率作為重要的基準,直接影響信貸利率、企業融資成本和經濟活動。通過影響國債收益率,央行可確保整體利率水平的穩定,防止利率波動過大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明確的利率信號。
並且,中共央行還要對人民幣匯率「維穩」。1月15日將在香港發行600億元的六個月期央行票據,此舉會在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抽走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加大做空人民幣的難度。
此次600億元人民幣離岸央票的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是此前最大單筆離岸央票發行規模的兩倍,也是央行首次在沒有離岸央票到期的月份新發行央票(除2019年離岸央票最初發行之外)。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共央行對於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及債券價格上漲的現象,以及其傳遞出的公眾對經濟悲觀態度,對人民幣形成下行壓力感到不適。
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這釋放出一個信號:央行不希望看到中共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降,從而給人民幣帶來更大壓力。
受到美元普遍走強、人民幣資產收益率下滑以及中國與其它貿易夥伴緊張局勢的三重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月3日首次跌破7.3關口,創下自202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自2023年11月中旬以來,中共央行的中間價一直保持在7.2的強勢水平,且普遍強於市場預期。
有外匯交易員表示,中共國有銀行在岸市場上賣出美元,試圖減緩人民幣貶值的步伐,但由於大量企業購買美元,未能扭轉人民幣的貶值趨勢。@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