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4年11月勝選後,南韓企業相繼公布在美國投資計劃,新建生產據點,或擴大現有生產規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於成本上升,營商環境惡化,在中國的南韓企業則紛紛撤離。

特朗普重返白宮在即 韓企紛紛送上「大禮包」

據韓媒《朝鮮日報》1月14日報道,南韓最大的麵包生產銷售企業SPC集團1月2日宣布,計劃投資1億6000萬美元,在美國德薩斯州建設第一家麵包廠。目標是到2030年,將在北美地區營運的200多家門店增加到1000家。

2024年11月13日,特朗普勝選一周之後,南韓希傑(CJ)集團在南達科他州投資約7000億韓圜(約合4.77億美元)的北美最大的亞洲食品工廠舉行動工儀式。

食品業之外,南韓製造業也增資美國。現代製鐵決定投資數萬億韓圜在美國建造第一家鋼鐵廠,這將與計劃增加美國汽車產量的現代汽車產生協同效果。現代汽車計劃將位於美國佐治亞州的電動汽車工廠「Metaplant America」(HMGMA)生產的插混車產量,從現在每年30萬輛擴大至50萬輛。

LS電線也計劃投資約1萬億韓圜(約合6.76億美元),今年4月在維珍尼亞州動工建設美國最大的海底電纜工廠。

而已經在美設廠的韓企則考慮擴大生產規模。LG電子目前正考慮將美國田納西州洗衣機工廠的生產品類擴大到雪櫃、電視等。三星電池行業因遭遇「電動汽車Chasm」(暫時性需求停滯)而陷入困境,但現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成立當地合資法人、獨資工廠等各種方向的探討。」

至於南韓企業紛紛赴美投資的原因,報道引用財經界有關人士的話說,「南韓生育率低下、內需長期停滯、對企業不友好的投資環境始終存在,再加上特朗普重返白宮,企業被迫考慮對美投資。」

南韓企業加速撤離中國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的南韓企業則紛紛計劃撤出、轉移和縮小業務。

南韓產業研究院、大韓商會北京辦事處與中國南韓商會2024年12月底的一份報告顯示,每10家進軍中國的南韓企業中,就有4家正考慮未來5年撤離、轉移與縮小在中國的業務。

調查顯示,37%的受訪企業表示正思考未來5年撤離中國(8.8%)、轉移(3.6%)和縮小(24.6%)中國業務,此外,考慮未來2至3年內撤離、轉移與縮小中國業務者也達31%。有67%受訪企業表示,中國經商環境正惡化。

據韓聯社2024年12月報道,韓企LG電子集團2024年9月以約2萬億韓圜出售了位於廣州的大型液晶顯示器(LCD)工廠,標誌著南韓企業全面退出大尺寸LCD業務。

三星電子2019年關閉了廣東惠州的最後一家智能手機工廠,將智能手機生產線轉移至越南和印度。

南韓汽車企業也不例外。現代汽車在中國的五個生產基地已減至兩個。起亞汽車的三家工廠也僅剩兩家營運。

化妝品領域亦未能倖免,愛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Etude House、赫拉也相繼撤出。樂天瑪特於2018年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其百貨業務也於2022年結束營運。

南韓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分析指出,中國國內人工成本上升、外資優惠政策減少,加之本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正迫使韓企將投資轉向越南等新興市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