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針對「港漂」的調查顯示,逾八成受訪者看好本港前景,但有30.8%認為本港生活或民生規管越來越多。合作舉行調查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吳傑莊質疑港府的控煙工作,希望政府將市民的選擇或自由度,放在經濟、民生措施的主導位置。

青年港漂總會今(14日)公布「港漂定居香港滿意度意見調查」結果。調查在去年12月中起舉行,12月29日結束,在網上收集約800名港漂的意見。受訪者中有52%在港工作,其餘48%在港讀書。逾60%受訪者來港是為求學,認為吸引的是香港的教育模式與國際接軌,並有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學。至於來港工作的原因,44%認為香港薪金較高,29%看好香港發展前景,22%嚮往香港生活。

逾八成受訪者看好本港前景,但亦有47%人擔心香港產業過於單一,32%人憂慮經濟周期會影響就業。

45%難適應港工作較少重「關係」

不過,不少受訪者不習慣部份在港生活習慣,45%受訪者坦言最難適應香港人較少重視「關係」的工作方式。分別有47%和44%受訪者認為,香港電子支付和網購不如大陸方便,39%人士認為香港與大陸的往來匯款不便

30.8%受訪者認為本港生活或民生規管越來越多。有約16%及11%受訪者,認為政府禁止加味煙和電子煙的政策太嚴厲。當中約12%不慣香港到處都是禁煙區而沒有吸煙區、約13%不習慣香港不愛吸煙喝酒談公事。有過半受訪者認為,現在未是時候全禁電子煙。

張欣宇認為,政府的「積極有為」應反映在宏觀的產業及規劃層面,「不代表甚麼事情,事無大小,全部都要政府去管」;民生、微觀經濟運作方面,則要「小心不要越管越多」。他舉例政府的控煙工作,應著重教育及減少對不喜歡吸煙的人的影響,認為應有空間容下不同喜好的人,並非套用主流的價值觀,將不犯法的是變成犯法。

吳傑莊指出,部份大陸人習慣在開會時吸煙,控煙或影響港漂的生活習慣,擔心次會令他們對香港卻步。他舉例政府去年提出的控煙十招,應該「減辣」,並視乎社會情況分階段推出。@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