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媒體報道,深圳有一對夫妻近日產下了四胞胎女兒。這是他們的第三胎,由於早產嬰兒們在保溫箱內呆了不少時間,帶來二十萬元的天價醫療帳單。夫妻為外地打工人,月收入僅五千元人民幣,無力支付每月近萬元(含房租和照顧四胞胎費用)的日常開銷,更別提還醫院帳單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通過媒體向大眾求助。這件事情引來了許多網民討論,包括對他們低收入還要生三胎的困惑和重男輕女嫌疑的質疑。但我想指出的是在討論中被忽視的另一面——政府救助的缺失。
人口坍塌的現狀已經被中共政府承認了,計劃生育政策也轉向了對二胎和三胎的鼓勵。在發達國家,為了鼓勵生育政府提供金錢福利是最基本的,包括延長產假、新生兒獎金和奶粉金等。醫療方面一般也都會儘量補貼,甚至完全免費。雖然金錢刺激並不足以解決人口問題,但是通過福利政策為有生育意願的國民進行經濟擔保和兜底確實能夠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至少他們不用擔心生不起和養不起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圳四胞胎父母的困境恰恰反映出政府的失職,也讓人懷疑中共政府刺激生育政策的意願和力度到底有多大?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看一看為甚麼中共政府覺得中國的人口出現了問題。中共從來就不覺得人口越多越好,相反它們一貫主張人口過多會造成社會負擔,理由是中國人均資源相對貧瘠。這也是幾十年來嚴格一胎化計劃生育政策的理論基礎。它們一直在努力限制人口增長,現在人口增長終於停滯甚至開始下降不正是它們所期望的嗎?怎麼就變成危機了呢?因為它們猛然發現人沒了,錢也就沒了,而且錢比人消失地更快。
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體系,低廉人力成本製造的商品傾銷全球,換回了大筆的鈔票。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共漸漸意識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並不是負擔,而是為政府創匯製造收益的資源,即所謂人口紅利。憑藉世界第一的人口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讓世界依賴中國的廉價商品,讓中共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正當它們做著如此美夢之時,卻突然被人口曲線的回落打了一擊悶棍,驚訝地發覺,原來中國人口是消耗性資源,且被長期激進的計劃生育壓抑成了不可再生資源?!
別看現在中國人口總數似乎還穩定在高位,下降趨勢才剛剛冒頭。可怕的是人口老齡化以及隨之而來的適齡工作人口數量急降。老年人不再從事生產,在經濟學意義上就是純粹的社會負擔。對於政府來說,逐年增加退休金的發放已經越發不可承受。中共設計的退休金制度實際上是用現在年輕人的繳費給現在的老人發錢,這是一條捷徑,但是有風險。這個風險就是一旦人口比例失衡或經濟危機導致繳費低於發放數額,整個體系就會因為入不敷出而崩潰。當前中國恰恰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外貿枯竭雙重危機,令退休金壓力雪上加霜。其實何止是退休金?整個中共政府的財政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當西方市場對中國關上大門,失去了外貿收入的中共財政就只能依賴國內市場。錢只有兩個來源:個人和企業。而企業的收入最終也是源於個人消費,所以說白了政府的財源還是依靠個人——有能力從事生產創造財富的個人。政府需要更多的人工作,從而繳納養老基金和所得稅;政府需要更多的人消費,從而養活企業;政府需要更多的年輕人贍養自家的老人,分擔政府的養老壓力;政府需要更多的年輕人買樓,持續為地方土地財政輸血;中共更需要年輕人為它們老而不想死的權貴官員提供新鮮健康的器官……
中共需要人礦——這是它們改變人口政策的底層邏輯。既然是礦,那就有為所有者提供收益的天然義務,萬萬沒有花錢培育礦物的道理。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甚麼中共鼓勵老百姓生二胎三胎的呼聲很高,但卻極少看到配套的福利政策和金錢獎勵。在為開放二胎和三胎政策辯護時,很多官員和專家說這樣有利於拉動經濟,因為父母更加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錢,並且也更有動力為孩子買樓。其貪婪的嘴臉可見一斑——讓你生孩子就是看中你錢包裏的餘額,又怎會主動往裏面充錢呢?
中共希望大家多生是看中了新增人口能夠帶來的經濟價值,很多其它國家是不一樣的。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經濟上的缺口可以通過外資來填補,勞動力的不足也可以由移民來替代。他們希望提高生育率的目的更多是為了維持民族和文化的傳承,比如日本和南韓都是如此。如果只要給錢他們的國民就願意多生,那他們是一萬個願意,絕不會讓自己國內的四胞胎父母在經濟上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從數據上看中國取消一胎生育限制之後是有過一小波二胎和三胎浪潮,但並未改變總體生育率持續下降的趨勢。為甚麼讓生也不生呢?其它國家的情況是國民富裕了,可以方便地購買各種服務(包括養老),在自由自主的思想下更願意追求個人享受,不願為照顧孩子而付出。他們並不缺錢,因此金錢獎勵和福利補貼很難提高他們的生育慾望。但中國並非如此。很多中國人選擇少生或不生的原因就是生不起,因為養孩子太貴了。吃穿用不說,教育開銷以及房子等都是無底洞。而且照顧孩子需要人力,中國薪資低下的現狀往往需要雙親一起工作才能維持家庭,孩子多了也顧不過來。況且生孩子的前提是有對象,中國大量的年輕人在婚戀方面頻頻受挫,生孩子就更加遙遙無期。為甚麼結不了婚?因為買不起房子,因為對方物質要求太高,說白了還是因為窮。所以經濟條件絕對是導致中國生育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若是政府能夠為每個新生兒提供十萬元的獎勵,肯定能夠獲得顯著的效果。但中共政府會這樣做嗎?不會,因為它就是缺錢花才鼓勵生育的啊。
高速發展二十年,為甚麼中國人反而窮到不生孩子了?個人收入是有增長,但跟不上養孩成本的提高,更遠遠追不上樓價的飆升。所以相對來說,是更加生不起了。中國這種反常經濟現象的成因正是中共偏激的出口貿易政策。中共知道中國人沒錢,所以就把目光盯在外國人的錢包上,拚命用中國的低價商品出口換匯。中國貨物低價是因為中國工人低價,這樣的貿易形式持續下去,中國個人的財富增長速度總是低於社會財富(或者說社會貨幣總量)的增長速度,實際上是加劇貧富分化,更多比例的金錢聚集在更少人手中。這些普通中國人無法掌握的財富在國內市場四處投機,當然不會提高普通人的生活品質,相反卻推高了樓價。當海外對中國關閉市場,掐斷了中國貨物的傾銷途徑後,國內市場就進入了百姓買不起產品賣不出的尷尬境地。實際就是產能過剩,工廠停工則百姓收入更低,更加產能過剩的惡性循環。經濟危機導致了樓市跳水,地方政府債務瀕臨暴雷,社保基金瀕臨破產的社會危機和中共執政危機。這一切對於中國的生育率都會產生更加負面的影響。
中共對於現今的經濟困境仍然是採用貨幣寬鬆政策,期望投入市場更多的貨幣能夠重啟經濟循環。問題是這些超發的貨幣投入了市場的哪一方?許多西方經濟學家建議當局直接給全體國民發錢或消費券,這樣能在短期內拉動一把消費,或許還能讓經濟進入正循環。可是中共不知為甚麼就是排斥這種方案,只會把錢給國企搞基建。可是中國基建早已過度,更多的設施對經濟發展並沒有更多的用處,而且基建也還是照樣使用低薪工人。無論多大的工程做完就完了,沒有培養起工人的消費能力,社會經濟也還是啞火狀態。之後怎麼辦?再修十座機場百條高鐵,或者再來一個三峽大壩?
要想讓拖拉機幹活還得人先用力轉幾把搖杆,要想讓母豬多下崽還得先給餵精糧!在中共治下連一次性貢獻四個新生兒的「英雄父母」都無法獲得政府補助,甚至因為這四胞胎要返貧破產,還期待會有源源不斷的人礦自動生育來供養貪得無厭的人民公僕?也難怪越來越多絕望的中國人選擇做最後一代,不讓自己有後代來吃這種苦,這也是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啊。#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