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低於這個價格可能買不到真羽絨(服)」的話題登上了百度、微博熱搜榜第一。在正常市場環境下,價格低於300元(人民幣,下同)的羽絨服很難保證質量。
據陸媒快科技1月5日消息,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公布的2024年羽絨原料價格水平,羽絨服裝標準90%白鴨絨(即含絨量90%)的價格約為420元~550元/公斤,鵝絨的成本則更高。由此估算,一件充絨量150克的一般厚度羽絨服,按採購成本500元 / 公斤計算,僅羽絨原料成本約75元。
而一般來說,羽絨原料佔出廠總成本的比例為30%~70%不等,再加上面料、人工、稅費、品牌溢價等,最終賣給消費者的價格,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正常市場環境下,價格低於300元的羽絨服很難保證質量。若價格過低,商家可能在羽絨品質、含量上動手腳,以次充好。
另據《長江日報》消息,按照中共當局2021年新的推薦性標準,絨子含量要達到50%以上才能算一件羽絨製品,否則就不能叫羽絨製品。
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國家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主檢工程師唐金波對該媒體表示說,有一個經驗性的判斷指標,短款羽絨服的充絨量應該達到130克以上,長款羽絨服的充絨量應該有230克以上。有一些薄款羽絨背心可能達不到這一數值。
唐金波也認為從價格上看,鴨絨的成本約為500元~600元 / 公斤,鵝絨的成本約為1,100元 / 公斤以上,一件能稱得上羽絨服的衣服,僅羽絨自身的成本就超過了一兩百元。因此,一兩百元的羽絨服很難保證質量。
唐金波透露市面上不合格乃至劣質羽絨服,往往是用「飛絲」代替真正的羽絨,填充到服裝中。
羽絨主要來源於鵝、鴨的腹部朵狀絨毛,由於獨特的星朵狀結構,羽絨能夠形成良好的保暖層,保暖效果優於棉花、羊毛和蠶絲等其它天然保暖材料。
而劣質羽絨服填充的是「飛絲」,「飛絲」是羽絲和絨絲的混合物。羽絲是羽毛上掉下的絲,絨絲是羽絨上掉下的絲。「飛絲」看似為羽絨的一部份,其實只能算「邊角料」,保暖效果很差。
因為羽絨服是中國人,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區人們冬季首選的禦寒衣物,所以,該話題引發了網民的廣泛關注。
快科技表示該話題之所以引發民眾關注,實際上折射出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失望以及價格失衡的不滿。近年來,羽絨服的價格節節攀升,中國一家知名品牌羽絨服售價接近7,000元,有消費者說:「雖然質量確實不錯,但是價格實在太高了。」
還有網民表示:「就沒便宜點的羽絨服嗎?」「自己買最好的羽絨一斤也沒有太貴啊。」
網民「geach」表示:「我給我家人買的幾十元的羽絨服,明知是假的,但保暖就行。主要是我就算花1,000~2,000去買真羽絨,就一定能買到真的嗎?還不如直接買廉價貨,穿上一年就扔掉也不心疼。」
網民「我大哥uI」則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價格明示不能欺騙消費者,你可以直接說這是絲,但是不能直接拿絲當作羽絨的價格賣。」
「天生跑龍套的」則對當局監管不作為表示不滿:「本該國家監管的,甚麼都讓老百姓自己鑑別,既然衣服上標註著羽絨服,賣一百塊錢也必須是羽絨的,如果不是就應該進局子。」#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