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港府都會公布《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和其他官方統計數字。在「新香港」之下,更會每隔半年至一年定期更新《國安法》通緝犯名單。去年平安夜,又再多6人。分析前後三批名單,發覺似乎經過精深設計,類似立法會的功能組別,有老、中、青、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組別;又好像打麻雀一樣,不斷摸牌,當儲夠各個組別的黑名單人士,便宣布「食糊」。

政治打壓對異見人士的傷害並非100%來自政權,一些敏感人士在香港被解僱後,同事們對他的態度改變。一些人選擇與他保持距離,甚至有人不敢提及他的名字,而用「去英國的那個」來代稱他們。這種避而不談的現象並不只是人情冷暖,更反映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恐懼和自我審查。

通緝事件正是這種政治操控的體現,被通緝者的身份和活動都相對公開,但當局選擇列他們入通緝名單,其真正目的是製造社會恐慌,讓海外和留港港人害怕發聲,從而削弱公民社會的力量。

有人說,這種寒蟬效應並非香港獨有。中國大陸的知識份子也長期面對類似的壓力。即使在相對寬鬆的年代,中國的知識份子仍難以擁有真正的言論自由,他們的創作和思想經常受到官方意識形態的限制。在納粹德國時期,許多德國人在猶太人受迫害時認為事不關己,最終卻無法避免災難降臨自己身上。

香港的核心價值,如互助、互信,正逐漸流失。香港人應謹記歷史教訓,不要被恐懼支配,更不要成為壓迫者的幫兇。在新的一年,希望每位香港人能夠思考香港的現況,以及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與責任。

另一方面,寒蟬效應嚇怕外資,港人亦無心情創業,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國家隊」。瑞幸咖啡在香港連開了5間分店,價格其實並不便宜,和香港的星巴克差不多。不過,開幕時推出優惠券,能以低於半價買到部份飲品,企圖以低價策略快速搶佔香港市場。事實上,在大陸市場,瑞幸以低價策略大規模進攻,已經對星巴克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香港的咖啡市場其實一向競爭激烈,除了星巴克和 Pacific Coffee,還有許多小型特色咖啡店,吸引不少顧客。瑞幸現在把大陸市場的經驗帶到香港,以外帶為主的小規模門市,成本相對星巴克更低,因為不需要提供大面積的座位區,也不需要太多人手來支撐日常運營。

香港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依然高企,這是瑞幸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即便如此,瑞幸依然憑藉低價策略進攻香港市場,這種「內捲化」的模式,不僅僅是提供一杯平價咖啡,而是可能改變整體市場生態。

幸好,這次進軍香港的是瑞幸咖啡,而不是蜜雪冰城老闆旗下另一個品牌「幸運咖」——全中國價格最便宜的連鎖咖啡店,全國分店已經超過4千間,若攻港將造成惡性競爭。2025年的香港的零售業,尤其是餐飲業,可能會出現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