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狂潮再起

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揚言支持加密貨幣發展及監管。順應市場發展,連微軟等大型企業也在積極考慮投資加密貨幣。比特幣價格應聲飆升,短短不足一個月內飆近5成,截稿時價位在10萬美元徘徊,全年升幅極可能以倍數計。密幣狂潮再起,引起散戶投資者注意,查詢密幣交易所開戶者眾,ETF交投暴升,特區亦批准首間網上銀行參與密幣買賣,熱鬧非常。筆者身邊的朋友亦開始感興趣,紛紛查詢密幣投資如何運作。筆者首先提醒友人保持清醒,加密貨幣波幅巨大,背後沒有實物支撐,單憑市場一個信字。除了比特幣有供應上限,大部份密幣無限量供應,價格可以狂升亦可暴跌。按照過往紀錄,比特幣一年間可暴瀉七成,非主流的加密貨幣隨時一文不值。市場風險只是其一,運作管理亦要一定知識。參與前最好搞清楚目的,除非你只是小注投入,全數損失當作交學費,那就另當別論。一旦以密幣作投資,先要了解箇中運作及風險。即使購買密幣ETF,或許投資者沒有留意,其實已承擔了密幣託管者的風險。由於密幣的特性,這個託管風險相當複雜,因為託管的不是實物,而是加密鎖匙。

 

處理別於一般資產

密幣有別一般金融資產。每份密幣對應密匙,如何管理密匙及控制當中的風險變得非常關鍵。以比特幣為例,若要買賣,首先要有一對密匙,一條是公開,用作生產一個數碼地址,這個數碼地址用作接收及管理密幣。另一條是私密鎖匙,用作存取及控制與這個地址聯繫的密幣。擁有私密鎖匙就是擁有對應地址上的密幣的證明。一般加密貨幣使用者因各種原因,衍生出多個地址,因此而產多條密匙。遺失鎖匙等同損失該地址內的密幣。按市場非正式估計,可能已有3至4百萬個比特幣因遺失密匙而失去價值。密幣的另特點是一旦進行交易是無法停止及追回。即密匙一旦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取回的機會近乎零。所以不法份子以千方百計盜取密匙。處理私密鎖匙通常有三種方法。第一類是利用「冷錢包」,即離線儲存,例如使用設有加密功能的硬件錢包,價格由數百元至數千元。由於硬件錢包是離線,可將黑客盜竊風險減至最低,但交易上並不方便,需要中介軟件將冷錢包中密幣轉移。第二類是「熱錢包」,即密匙儲存於網上並透過過軟件存取,好處是方便交易,沒有地域限制,代價是要承擔供應商倒閉的風險,而且有多種可能性被黑客盜取。第三類是託管,託管亦分為兩種,一種是交易所託管,例如Coinbase或Kraken等交易平台,替客戶保管私密鎖匙。另一類是專門託管服務,提供基礎硬件及安全模塊,透過多人審批才可利用密匙又或將密匙分拆儲存,但這類服務大多針對機構或高資產客戶。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了解風險所在

上述處理密匙方法,各有利弊。如果打算長期持有,硬件「冷錢包」是較穩妥的處理方法。但仍需注意兩點,一是硬件需妥善保管。筆者聽聞某些密幣大款將冷錢包隨身攜帶,身旁有保鑣保障人身安全。二是妥善儲存「復元種子」(Recovery Seed)。復元種子是啟動錢包時生成,萬一硬件損毁或被盜,可用作重新生產密匙及地址。一旦有復元種子又衍生保存風險,任何人取得種子就可取走密幣。若經常進行交易,大部份情況都使用密幣交易所,無可避免地承擔交易所運作及倒閉的風險。在承擔這個風險後,應將其他個人可控範圍的風險減低,例如替戶口設立強勁密碼及雙重認證。除非進行交易,應將資產放在非託管錢包。非託管錢包並非交易所資產,若交易所倒閉用戶理論上可取回私密鎖匙,但先要認識取回的方法,例如要預先取得復元種子等。除非使用硬件冷錢包,裝置都會直接接上互聯網,裝置的數碼安全非常關鍵,而這部裝置大部份情況都是手機,一個不妥當的軟件足以令裝置資料外泄。若擁有一定價值的密幣,建議用一部專用手機,只用作管理密幣,不作其它用途。另外,密幣擁有者有何不測,若沒有充足準備,密幣資產便無法傳承。日本政府最近便提醒國民製定方案,但執行上有一定困難,因為既不能向第三方透露,又不能過早向繼承者提供取得密匙的方法,否則繼承者可泄露或取走資產,後果無法挽回。利用某些電子賬戶内的Legacy Contact功能會是方向之一。
投資的重要法則就是了解風險所在,投資加密貨幣亦然。 有了上述基本知識,就可多加提問,避開陷阱。即使你對投資加密貨幣了無興趣,那就當增廣見聞,避免知識空隙被騙徒利用。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