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資本流出中國的速度更快了,今年11月份更創下457億美元流出資本市場的單月歷史紀錄。儘管中共想方設法扭轉經濟困局,但可能性很小。
根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16日發布的數據,2024年11月中國國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證券投資收入為1,889億美元,而支出為2,346億美元。因此,該月的中國證券投資資金外流高達457億美元,創下了有史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
10月份這一款項的逆差為258億美元,其規模也居歷史排名第七位。一個月後環比暴增199億美元,高達77%。
上述撤離中國的資金,在理論上既包括來自海外的投資,也包括中國居民跨境購買境外證券。但是,鑑於中國居民受到嚴格的外匯管控,通過銀行途徑離開中國絕非易事,所以該資金絕大多數應屬海外投資。
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大規模的外匯流出主要來自跨境人民幣交易流出,可能是人民幣通過證券投資渠道流出。」
9月下旬以來,中共當局推出了一系列提振經濟的重大措施,包括減息、降準、降存量按揭利率等。
受此消息影響,中國股市暴漲,滬深300指數從大約3,350點上漲到4,250點,上漲了900點以上,接近28%。後來回落到4,000點以下。可是通過上述數據來看,連續兩個月的大規模資金撤離,說明海外投資者對中共的政策毫無信心。中國股市的突然上漲,反而成為他們出逃的時機。
資金加速撤離 特朗普當選是主因之一
美國訊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曾給世界留下一個強烈的印象。現在他再次當選,世界將重新布局,投資者要未雨綢繆,給未來幾年、至少特朗普在白宮的四年當中美國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做好準備。
他對大紀元說,「一方面人們相信特朗普將採取激進的財政措施來提振美國經濟,而另一方面在其關稅威脅之外,人們對已陷入通貨緊縮的中國經濟更加擔憂。這是造成大規模撤資的重要原因。」
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也會導致資本外流。如果特朗普上任後對中國商品加稅,中共當局很可能會採取將人民幣貶值的辦法來抵消關稅的衝擊。在2018年中美第一次貿易戰時,中共就曾採用過這一方法。多位經濟學家此前告訴大紀元,將人民幣貶值雖然有助於提高出口的競爭力,但是其負面後果之一就是會導致資本大規模外逃。
中美兩國之間借貸成本的差距,目前已擴大至十多年來的最大水平,收益率的差異也給人民幣帶來了壓力。
12月13日,中國基準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0.05個百分點,至1.77%,創下歷史新低,此前中共當局發出了可能降低利率的訊號。與此同時,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上漲至4.33%,這使得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到2.5個百分點以上。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這是自 2011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於事無補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而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共僅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採用過一次「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該政策從2008年11月實施至2010年底。當時,時任中共總理溫家寶拍板,放水4萬億元人民幣撬動內需。這部份只是中央層面給的,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可能還有幾倍,其撬動的經濟體量估計至少在10萬億元以上。
可是如今的情況與當年完全不同。200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1.4萬億元,同年底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為47.5萬億元;而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高達126萬億元;截至今年11月底,廣義貨幣供應量的餘額為312萬億元。兩者分別是2008年的4倍和6.5倍。
李恒青表示,按照現在的經濟體量,中共央行即使拿出20萬億元,恐怕也救不了。而且中國現在各行各業都不景氣,中國人對未來完全沒有信心,這和當年都不可同日而語。
李恆青還說,「中共這救市的錢從哪來?量化寬鬆的手段大部份都已經用了,最後只能靠印錢了。在這方面中共完全沒有約束,習近平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無錨印鈔,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惡性通脹。」「中國現在是通貨緊縮,但是後續可能會變成通貨膨脹,一旦管理不好,那就會進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