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大專同直聯盟」與「香港愛滋病基金會」進行調查發現,香港青年人的性態度日趨開放,但對安全性行為及HIV檢測的意識薄弱,或增加感染風險。在有性經驗的受訪者中,約七成半從未接受HIV檢測,另有超過半數並非每次性行為時都採取安全措施。

調查於今年10月進行,成功收集530份網上問卷答覆,78.3%受訪者介乎16至25歲。約四成(37.9%)已有性經驗,其中四分之一曾有4位或以上性伴侶,更有10.9%的性伴侶數目達10人或以上。然而,超過一半受訪者(52.0%)坦言未每次採取預防措施,另有16.3%完全忽略安全性行為。

調查亦顯示,性伴侶數量越多的群體,越不傾向採取預防措施。機構認為,這不僅增加HIV及其他性病的感染風險,也反映青年人對安全性行為的知識及態度存在嚴重不足。

在已有性經驗的青年中,73.8%從未接受HIV檢測,即使是在感染風險較高群體中,仍有64.3%未於過去一年進行檢測。此外,超過一半受訪者(55.7%)表示學校未曾教授有關愛滋病的知識,而75.3%的受訪者沒有聽過有科學依據的防治愛滋病運動「U=U」,即「測不到=傳不到」。

因此,機構建議推行全面性教育,在學校引入包含知識、技能及態度的性教育課程,提升對安全性行為的重視;鼓勵定期檢測及治療,推廣HIV檢測及「U=U」概念,減少傳播風險;加強社會教育,減少對HIV感染者的歧視,促使更多人進行檢測及治療。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總幹事黃文達認為,本港性教育仍過於保守,未能配合青年性態度的改變。

性別研究學者黃鈺螢博士強調,相較於以禁慾為核心的傳統教育,推動安全性行為的全面性教育更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她呼籲學校將性教育納入主流課程,涵蓋情感與關係教育,幫助青年了解並重視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HIV感染往往無病徵,只有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確診並進行治療。他強調,透過藥物將病毒量降至「測不到」水平,感染者可避免傳播並維持健康生活。

大專同直聯盟執行委員會成員Thomas則表示,青年主要依賴網絡及朋輩獲取性知識,內容未必正確。他期望將全面性教育納入常規課程,讓青年人從正規教育取得足夠及正確的性知識,才能減少感染HIV及性病的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