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5日內發生3宗致命工業意外,工權會昨日(12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投標制度、分判制度、行內陋習等是意外頻生的成因。勞聯職業健康及推廣主任鄭秀娟今早在一個港台節目表示,現時雖有職安健規範,但落地實踐時可能未夠理想。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則認同,分判制度下「價低者得」加劇職安風險。
鄭秀娟說,對近日致命意外頻生感到痛心,認為現時建造業的職安健規範落地實踐時未夠理想,部份工地或公司執行未必嚴謹,另外,為趕工或節省成本可能忽略安全細節,令工友在高風險情況下工作。
對於工權會指現時的分判制度下,有時分判層數較多,導致部份安全訊息未必能傳達給工人。鄭秀娟表示認同,「當你分判到五六層嘅時候,你啲訊息點樣傳遞,或者點樣監管,一環扣一環,中間一環脱咗嘅時候,意外就衍生出來」。她又指,工友長時間加班導致疲勞,缺乏防護設備或設備過時,監管體系有不足等,都會影響到安全。
政府正推動安全智慧工地,首批有110個工地有獲頒發相關標籤,鄭秀娟形容是起步階段,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我哋希望加入呢啲新嘅科技係輔助,最重要都係要人去執行,同埋改善個文化,即安全意識,上至高層,下至工友,大家要一起做至得」。
被問到建造業保費貴的問題,鄭秀娟指因建造業的工種都較高風險。她建議完善保險制度,政府可補貼工友保費,或推動行業建立強制性保險制度,確保工友有基本保險才開工;或政府與企業共同資助風險基金,減低業界購買保險的成本。
伍新華在同一個節目亦表示,分判制度導致「價低者得」加劇職安風險,因為大家會儘量壓縮成本,「咁安全都需要成本,如果價錢唔夠都會導致安全方面嘅隱患」。
對於工權會指有地盤採用價格低的竹棚,而不採用較安全的金屬棚架。伍新華表示有不同看法,金屬棚架的確較安全,但竹棚亦有其價值,因為現時很多樓宇的形狀和外型,若用金屬棚架不適合,在變化上有限制。
他又認為竹棚並非危險,並舉例指早前曾有意外涉及竹棚墜下,但不是棚架問題,而可能是有其他工種的工友覺得「拉猛」(連牆器)阻礙工作就剪斷了,認為這是安全意識的問題,「大家安全意識唔係淨係自己個人安全,亦都顧及其他人嘅安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