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屆「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首日(10月15日),台灣選手盧士野在紐約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Concert Hall–Kaufman Music Center)上,揮灑自如地完成了演奏,並順利進入本屆鋼琴大賽的複賽。
他開心地表示,「這是一個蠻不錯的開始,希望後面也能這麼融入舞台!」
這是盧士野第二次參加「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他回憶,第一次(2019年)來美國參加鋼琴大賽,由於初來乍到、水土不服,「各種狀況發生,對那次的舞台都快沒甚麼印象了。」
今年,盧士野重返大賽舞台,他對自己的狀態比較滿意,「我覺得各方面都可以更好,但是至少我今天在舞台上感覺到是舒服的。」
定位人生方向
盧士野坦言,參加新唐人的鋼琴大賽,對他來說有更特殊的意義──「幫自己找一個人生定位。」
他從六歲開始接觸鋼琴,到今天學習鋼琴有大約二十年了。去年,他獲得世界音樂名校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的碩士學位,並且完成了台灣的義務兵役。目前的盧士野從校園步入社會,彷彿站在了人生的交叉路口。
「人難免到了一定年紀會懷疑自己,真的適合這份專業嗎?」盧士野說,「我想藉這個機會,看能不能夠在舞台上重新找回自己。」他希望在大賽中更了解自己和其他演奏家的水平,「看自己到底是不是適合這個舞台。」
通過欣賞其他選手的演奏,盧士野覺得「大家都蠻放開在彈」。他說,「我們並不是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在學琴的學生,就是大家都有演奏家的風範。」他鼓勵所有選手,「希望大家都好好表現,然後(我們)準決賽見。」
放眼天地 感悟《聖恩》
「新唐人國際鋼琴大賽」旨在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鋼琴藝術,對參賽曲目有嚴格要求。大賽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每位複賽選手必須演奏指定曲目《聖恩》。
這部音樂作品,由神韻藝術總監D.F.先生授權改編,用西方的鋼琴演奏音樂旋律,表現中華古典音樂的韻味與傳統文化的內涵。第二次參賽的盧士野,對這項規則並不陌生,但是在練習《聖恩》的過程中,他仍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收穫。
「她容納了很多種『面向』。她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目標,但是確實能感受到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一些感想。」盧士野很享受這種探索、發掘的經歷,「留給我們非常多的自由表現的空間。」
盧士野說,「(《聖恩》)對於大家來講,都是未知的作品,等待開發、等待我們理解、再去告訴別人。」他表示,《聖恩》帶給他最大的感悟是「從渺小到偉大,從個人到普羅大眾的感覺」。
「她一開始的聚焦比較小,然後越放越大,到最後就是放眼整個世界,或者是宇宙萬物。」盧士野非常期待在複賽環節演奏這部作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