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今年推行「積骨防鬆COSA骨質疏鬆社區篩查計劃」,利用華人骨質疏鬆篩查問卷(COSA),從超過5千名50歲或以上市民之中,成功找出超過一千名患上骨質疏鬆症風險偏高的人士,當中不少人在檢查後確診骨質疏鬆症或骨質減少症,並接受治療。

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表示,本港約有30%女士及8%男士患有骨質疏鬆症,而此症不容易發現,不少患者直至出現脆性骨折才警覺。脆性骨折不僅可影響活動能力,更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另有研究指出,本港髖骨骨折的治療成本每年高達6.6億港元,對患者、照顧者及公共醫療帶來沉重負擔。

為了抽出潛在骨質疏鬆症患者,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聯同20多個跨專科醫學組織及社福機構推行大型社區篩查計劃。COSA由該學系研發,專為華人而設,比其他風險預測工具更準確。只需透過4條簡單的問題,包括性別、體重、年齡及骨折史,便可分析出個人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程度,準確度達74%至94%。

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5千名合資格長者完成篩查,結果發現當中29%、約1,600名長者屬高風險人士,需要轉介予醫生跟進並進行DXA的檢查,以便確診及安排治療方案。

同時,計劃調查長者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結果發現約八成受訪長者不知道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不會出現任何病徵的「沉默的疾病」,也有49%受訪者誤以為膝痛是骨質疏鬆症的徵狀之一。逾一半受訪人士沒有進行任何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篩檢,只有約22%受訪長者曾接受DXA檢查。

計劃鼓勵高風險人士尋求醫生意見,商討及接受轉介進行DXA檢查,結果在成功追縱的高風險人士當中,約六成人士有向公營或私營醫生求助,約四成人士更已成功接受DXA檢查,當中約九成確診骨質疏鬆症或骨質減少症,並開始接受藥物治療。

團隊認為,今次計劃反映利用COSA篩檢工具,能有助發現骨質疏鬆症患者,讓他們及早向醫生求診,預防因骨質疏鬆症而發生脆性骨折;亦成功提高長者進行醫療跟進比率,建立以改善長者骨質健康為本的基層醫療參考模楷。

計劃發起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副教授張正龍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可預防、可診斷、可治療的疾病,可以透過早期的骨質疏鬆症風險評估及早預防和治療,增加骨質密度,並減低骨折的風險。他建議,在基層醫療層面使用風險評估工具為社區長者進行篩檢,能有效減少骨折個案及相關治療開支,為整體社會帶來裨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