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銀行預估台灣明年經濟增長率持續增長,而中國大陸內需疲弱,商品供需失衡致通縮風險上升,供給過剩致低價出口,引發貿易對手國提高貿易壁壘,不利全球貿易發展。
台灣中央銀行(央行)表示,今年上半年受惠第2季民間投資增長動能回溫,經濟增長率為5.83%,優於原預期,央行預測下半年經濟增長率為1.99%,與6月預測值大致相當,並將全年經濟增長率由6月預測的3.77%略上調至3.82%,並估計明年經濟增長率為3.08%。
台灣央行指出,台灣主要機構預測明年台灣經濟穩健成長,預測增長率平均為2.82%,但影響台灣經濟表現的不確定性因素仍多,包括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步伐分歧、全球經濟零碎化與供應鏈重組、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外溢效應、地緣政治風險與結構性因素對全球經濟與通脹的衝擊等不確定性,恐影響下半年與明年台灣經濟表現。
在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步伐分歧部份,台灣央行表示,目前歐美國家與日本貨幣政策走向分歧,恐影響國際資金流向,加劇全球股匯市場震盪,不利於全球經濟增長。
全球經濟零碎化與供應鏈重組部份,台灣央行說明,中美貿易角力持續;歐盟已針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平衡稅,且8月生效的人工智慧法案則可能加劇中歐貿易摩擦。美中與中歐貿易衝突恐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導致全球市場分化。另一方面,因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經濟零碎化,將促使台灣企業透過分散投資與貿易地區等多元布局方式,可能減少在台投資與生產活動,恐影響未來台灣出口與民間投資動能。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外溢效應部份,台灣央行指出,中國內需動能不足,可能透過供應鏈等間接管道,對台灣等亞洲及其它經濟體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中共透過將供過於求的產品輸出它國,減緩內需不足的壓力,導致相關產品競爭加劇,恐對全球經貿或台灣出口帶來負面影響。
至於地緣政治風險與結構性因素對全球經濟與通脹的衝擊,台灣央行表示,美國總統大選將對全球政經發展帶來關鍵性影響,全球貿易、對外軍事援助等方面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衝擊國際政經情勢,加劇市場動盪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再者,中東衝突不斷以及紅海危機持續,可能使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場和全球供應鏈面臨持續性受阻,增添全球通脹升溫風險。
台灣央行指出,中國爆發房地產危機後,近年內需消費表現疲弱,但廠商持續擴大產能,生產過剩致供需失衡,削減企業利潤及勞工薪資,經濟體陷入通縮螺旋的風險上升。台灣央行分析,中國為全球主要製造業商品出口國,通縮風險具外溢效應。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金額年增率多為正值,主要系出口數量大幅增長所致,然而出口單位價格則均呈衰退,薄利多銷的低價策略相當明顯。
台灣央行表示,中國出口價格下跌將透過中間財及最終商品降低貿易對手國進口物價,間接促使其他貿易競爭對手跟進低價策略,衝擊進口國的製造業生產,進一步影響該國就業情勢;且由於中共透過大量補貼產業生產,此不公平競爭條件下的低價出口擴張策略已引發諸多貿易爭端。
台灣央行舉例,今年以來,歐盟對自中國進口電動車實施37.6%~17.4%的臨時關稅,美國、加拿大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至100%,而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也對中國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增加,恐將加劇全球貿易保護主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