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許多人的眼睛長期處於負荷狀態,亟需有效的保護與保健方法。之前我們推出的白內障眼睛保健操(相關文章:古法護眼操每天做 半年擺脫白內障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4-02-27/73162603)廣受好評,但部份人對於細節掌握不夠,動作不夠正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保護眼睛,我們特別推出「眼睛保健操旗艦版」,重新調整並優化動作,以達到最佳效果。
這套保健操對多種眼部問題,包括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以及老花眼等,都有改善效果。請仔細觀看並聆聽,有些細節千萬不能忽略。
旗艦版動作詳解
這次旗艦版眼睛保健操包含八個關鍵動作,讓我們逐步為您講解每一個動作的作用與正確操作方式。
醫師提醒
做保健操前,請確保雙手乾淨,並且按照正確的步驟和力道進行操作,避免過度用力對眼睛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1. 按揉風池穴(36次)
動作說明:用力按揉36次,尤其對於眼部問題患者,這個穴位通常比較緊繃,按壓可能會有酸痛感。
效果:改善眼睛痠澀,促進血液循環
原理:通過按揉風池穴,可以促進椎動脈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眼睛的供血狀況,對乾眼症、眼睛疲勞、眼睛脹痛有明顯改善效果。
風池穴:在項部,當枕骨之下,髮際內,往上推推不上去,往中間推推不過去,此凹陷處即是。
2. 十指梳頭(36次)
動作說明:用十指從前髮際向後髮際梳頭,共梳36次。
效果:疏通督脈、膀胱經、膽經
原理:梳頭時刺激頭部經絡,使氣血上達頭面部,為後續的眼睛保健操做好基礎準備。經常梳頭能讓人精神振作,促進頭部經絡的通暢。
3. 單眼對焦小字(左右眼各20次)
動作說明:
(一)找一根上面寫字的小棒子,或者用大拇指的指甲進行訓練。
(二)將一隻眼睛蓋住,將物件放在眼前,前後移動找到文字清晰與模糊的交界點,在這個交界點的前後一小段距離,來回移動20次。
效果:改善近視,訓練睫狀肌
原理:這個動作主要訓練睫狀肌,對於保護及改善近視有顯著效果。父母也應教導孩子保持正確的坐姿,減少近視加深的風險。
4. 閉眼轉眼(順時針逆時針各14次)
動作說明:閉上眼睛,順時針與逆時針各轉14次。動作要輕柔,避免過度用力。
效果:放鬆眼睛周圍六條肌肉
原理:透過閉眼轉眼可以有效舒緩眼部周圍六條肌肉的僵硬與疲勞,特別適合長時間用眼後進行。
5. 用力閉眼5秒,瞬間張大眼睛(5次)
動作說明:用力閉眼5秒,然後瞬間張開,反覆5次。
效果:滋潤眼睛,降低眼壓
原理:這個動作能有效刺激淚腺分泌,對乾眼症患者特別有益,同時放鬆眼部肌肉,降低眼球周圍的壓力,可改善視力,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壓。
6. 食指點按上下眼眶周圍(5次)
動作說明:閉眼,兩手食指插入下眼眶與眼睛之間的縫隙,約深入5mm,由內而外分八個點,輕輕地點按,反覆做5次。做完後,上眼眶與眼睛之間的縫隙亦如上重複操作。
效果:促進眼窩循環,緩解深層眼壓
原理:這個動作能有效緩解眼球周圍的緊張感,促進血液循環,特別適合長時間用眼後的放鬆。眼眶周圍是「眼科八卦」所在之處,八卦中的八個卦位對應人體不同的臟腑。輕柔地點按眼眶的內側,不只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通調五臟六腑。
7. 五個穴位點的按摩【承泣,睛明,額切跡,魚腰,瞳子髎】
(先往外轉「瀉法」,後往內轉「補法」,各36次)
正確按摩方法
1. 輕柔緩慢按摩:
大部份的人按摩穴位都很用力,覺得越用力越痛,效果越好。其實,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越輕柔緩慢效果越好,越用力按摩反而適得其反。
因為眼睛痠澀疼痛不適時,眼睛的神經和血管通常是處於緊繃收縮狀態,,過於用力按摩時會感到疼痛,這時只會加重神經和血管的緊繃收縮,讓眼睛的循環更不好。
因此,按摩時應遵循「以柔克剛」的原則,輕柔緩慢地按摩穴位,不僅眼睛感到輕鬆舒服,敏感的人,甚至可以感覺到全身的氣血也在流動運行,通體舒暢。
2.按摩力道和範圍:
按摩時手指輕觸眼皮,讓皮膚在骨頭上方輕輕滑動,力道應僅為按壓至骨頭時的一半,避免施力至骨頭處,這樣才能有效地啟動氣血循環,而不會增加眼部壓力。穴位按摩的範圍應只在直徑5mm以內的小範圍進行圓圈轉動。
3.先瀉後補:
按揉時應先採取「瀉法」,即由內往外輕輕轉動。再使用「補法」,即由外往內輕輕轉動。轉動時,一秒鐘一圈,速度緩慢而均勻,動作要圓滑、流暢。這樣的緩慢節奏有助於達到最佳的放鬆效果。
4.意念專注,用意不用力:
按摩時應以「用意不用力」為原則,集中意念於手指尖,輕輕地轉動。如果你在按摩過程中感到放鬆,甚至數到忘記圈數,這是正常的現象,代表你已經達到深層放鬆狀態,這時候的效果會更好。
穴道位置
1.承泣穴:
承泣穴位於眼眶正下方,與瞳孔垂直對齊的邊緣處。當你輕輕觸摸這個區域時,會感覺到一個小小的凹陷,這正是承泣穴的所在地。承泣穴為足陽明胃經的起點,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按摩此穴,可以增強眼睛的氣血循環。
2.睛明穴:
睛明穴位於眼睛內側靠近眼內眥的骨頭邊緣處,為足太陽膀胱經的起點,是治療眼疾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按摩此穴的功效如同穴名,有讓眼睛明亮的效果。
3.額切跡:
在眼眶內上緣有一個凹窩,此為額切跡的位置,大約位於眉毛正中央上方魚腰穴與睛明穴的中點。額切跡有眼神經(三叉神經第一分支)的分支「滑車上神經」經過。刺激這個點,等於是刺激眼神經,可以活化眼神經所支配區域的氣血循環。
4.魚腰穴:
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眉毛正中央。魚腰穴與眶上孔相鄰,有「眼眶上神經」通過。眼眶上神經亦為眼神經的分支,按摩魚腰穴亦等於是活化眼神經所支配區域的氣血循環。魚腰穴主治急性結膜炎、目赤腫痛、眼瞼下垂、近視。
5.瞳子髎:
瞳子髎穴位於外眼角向外0.5寸(約1厘米)的凹陷處。瞳子髎穴是足少陽膽經的起點,按摩這個穴位,除了可以促進眼睛外側的氣血循環,也可以讓頭部兩側的緊繃神經放鬆。
效果:促進眼睛和眼周經絡氣血循環,改善視力。
原理:針對眼部五個穴位進行按摩,按摩時需掌握「先瀉後補」的手法,先緩解眼睛的疲勞和壓力,再進行補充,促進整體眼睛健康。
8. 摀眼掌療法(每次5-15分鐘)
摀眼掌療法是一項由美國紐約眼科醫師威廉·貝茲(Dr. William Bates)於100多年前開發的眼部保健方法。此方法以其對於眼睛放鬆與健康的顯著效果而聞名,適合應對各類眼部問題。操作簡單,效果良好,適合日常護眼保健。
動作說明:
(一)搓熱雙手
首先將雙手搓熱,建議搓20下左右,雙手感覺到溫熱即可。
(二)手掌呈杯狀
接著,將雙手手掌呈現杯狀,掌心對準眼球的正中央。
(三)雙手交叉置於鼻骨上
雙手交叉放置於鼻骨上,確保不讓任何光線進入眼睛,這時候請坐在書桌前。
(四)手肘置於桌面
將手肘放在桌面上,身體稍微前傾,這樣可以讓全身更為放鬆。
(五)深呼吸並放鬆全身
進行深呼吸,保持自然的節奏,逐步感覺身體放鬆。從頭部、頸部、肩膀到手臂、背部、腰部、臀部、腿部及腳踝,依次感覺全身從上至下逐漸放鬆。
效果:緩解眼疲勞,提升視力清晰度。
原理:透過全身深度放鬆來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力。
醫師叮囑
在進行摀眼掌療的初期,許多人會發現雖然眼睛閉合,但視野中依然存在亮光,這意味著眼睛還未完全放鬆。隨著不斷放鬆,視野會逐漸變暗,這是最佳放鬆狀態的標誌。請務必保持眼睛閉合,並且要有意識地放鬆,切勿在進行過程中睡著。你可以輕輕地用意念引導手掌的能量滲透到眼球,幫助眼部自我療癒。這對於疲勞的眼睛效果尤為明顯,短短5分鐘內即可緩解眼疲勞,提升視力清晰度。
注意事項:
(一)建議時間:每次練習建議至少進行5分鐘,理想時間為10-15分鐘,這樣效果最佳。
(二)雙手熱敷非重點:此方法的重點不在於搓熱雙手,而在於透過放鬆過程讓手掌的能量滲透進眼睛。因此,摀眼的時間宜長不宜短。有些人誤以為只要不停搓手加熱即可,但真正的效果來自於手掌的能量,而非熱敷。這是一個常見的錯誤,需要注意。
眼睛保健操旗艦版:重點回顧
在我們的眼部保健操中,動作順序以用力在前,放鬆在後為原則。例如,按摩風池穴、梳頭、閉眼張眼等需要力量的動作放在前面,而放鬆的動作則安排在後面。這樣的順序經過多次驗證,可以帶來最佳效果。
次數建議
根據時間安排,每天至少完成一輪眼部保健操。如果你患有青光眼、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等嚴重眼疾,建議每天進行三次。每一輪大約需要20多分鐘,三輪則需約1個多小時。儘管花費時間較多,但請記住,眼睛是需要陪伴你一生的重要器官,善待眼睛將會帶來持久的回報。
放鬆心態,效果最佳
進行眼保健操時,務必保持放鬆心態,享受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效果可能不如預期,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因此,請在一個愉悅且放鬆的狀態下進行操練,效果會更佳。
眼疾患者效果分享
以上方法已經由許多患有青光眼、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患者親身驗證,效果顯著。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有相關眼疾,歡迎分享這些資訊給他們。
這套「眼睛保健操旗艦版」針對多種眼部問題進行調理與保健。建議大家每天堅持操作,對於維護眼睛健康、預防和改善常見眼疾有著顯著的效果。
如果您或親友有眼睛的疾病,歡迎分享給他們,感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