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地球,飽受天災蹂躪,而氣候變遷,金融風暴頻仍、經濟蕭條的陰影揮之下去,都與各國幾十年來追求高經濟增長率息息相關,在「慾望無窮」引導下,衍生出貪念、自私的膨脹。世人應早日尋回「節約」「適可而止」「小就是美」「富而有德」「富而好禮」,以及「誠信」等基本美德,否則「毀滅」並非危言聳聽呢!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世人幾乎都寄望經濟復甦,更祈禱風暴不再來,而各國政府也都不約而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來拉拔經濟,依然在追求高經濟增長率。除了增長率低落外,失業率高和工資停滯,以及M型社會1%高所得vs. 99%低所得現象更讓世間人「悶」到爆。此外,天災人禍也壓得世間人喘不過氣來。

經濟增長沒帶幸福來

人們不禁要問:為何成長會停滯?經濟增長是否讓人幸福?我們都知道,「經濟」也者「經國濟民」也!讓人民生活幸福愉快就是濟民之意,而人民的幸福如何表示,又該如何滿足?經濟增長率高是否就能讓人民幸福快樂?

不可否認的,食衣住行育樂的物質生活要有起碼的滿足才有幸福感覺,因而GDP(國內生產總值,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基礎資料)與幸福有關,但並非「絕對性」關係,GDP高或經濟增長率高的國家或地區,其人民的幸福並非名列前茅。就當前中國GDP已是全球第二、經濟增長率居全球之冠,但中國人民的幸福度卻不高,以及先進發達國家的GDP高、物質生活水準高,卻不如不丹、萬那杜等等窮小國的幸福度,已可知其一斑。

二次大戰以來,追求經濟增長就蔚為風潮,目的就是要讓世人更幸福,於是GNP(國民生產毛額)、GDP就成為各國政府政策追求的標的。雖然從一開始,GDP等國民所得指標存在重大缺失就受到質疑,而世人也早知GDP並非衡量生活品質或幸福的好指標,也一直都在尋求較佳指標。最受矚目的是,2008年3月間,法國總統徵召史蒂格里茲(J. E. Stiglitz)和聖恩(Amatya Kumar Sen)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手研擬一套生活品質指數,以作為改革法國體制的依據。

正如史蒂格里茲所言,長久以來經濟學家咸感GDP已非幸福、生活品質的好評量法。換個角度說,政府將施政焦點放在提升生活物質水準與財富並不夠,幸福的驅動力在於連接起個人與制度、社會的信賴程度,「比如,貪污低的國家幸福指數也最高」。決定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還包括,社會團結、高出生率、低失業率、高收入與貧富差距低、政治自由等。

「幸福指數」難反映幸福

不過,迄今GDP和經濟增長率的地位還是屹立不搖、還是國際間最通用,主因就在找不到「更理想」的指標,即使編製「幸福指數」已成世界潮流,台灣也在2013年8月底出爐「國民幸福指數」。但百家爭鳴的幸福指標,彼此間幸福名次千差萬別,而誰都標榜自家正確。台灣官方的幸福指數一發布全台一片譁然,受到無情的嘲諷和撻伐,而同時公布的中華徵信所之民間版幸福指數,其結果大異其趣且較被台灣人民接受。由此可見幸福指數的編製並不簡單。問題是:還要繼續使用GDP和經濟增長指標嗎?

如今已知經濟增長和幸福並非正相關,就應該持續尋找世間人共識的幸福指標,這本2012年出版的《多少才滿足?》(How Much is Enough?—The Love of Money and the Case for the Good Life)指引了一條明路。Robert Skidelsky和Edward Skidelsky父子作者倆明確指出,「幸福」不是好概念,以「美好生活」(better life)當目標比較好,而美好生活則可由「健康」「友誼」「尊重」「閒暇」「安全」「個性」,以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等七個元素組合而成。

本書以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J. M. Keynes)作為開場。凱因斯在1930年預測,未來的一百年裏,人均所得將穩定成長,人們的基本需求將獲得滿足,且沒有人需要每星期工作超過十五個小時。很明顯地,他是錯的:事實顯示,雖然所得如他所預測增加,但我們的慾望擴張也同樣快速,而且我們持續長時間工作。作者們首先解釋凱因斯為何錯了,接著說明經濟學是一種道德、而不是真正的科學。

作者們對美好生活這概念,上溯亞里斯多德、下探現今,指出現代生活遠遠背離了理想典型。他們認為,沒有任何單一指標可反映人類的進步,不論是GDP或「快樂」,因此提出構成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最後,他們提出某些根本的經濟政策,用以幫助我們滿足他們所找出的真正人類需求。有必要特別提醒的是,作者強調這些政策只是方向指標,不是立法藍圖,是家長式的建議,但沒強制性,是為了推動社會邁向美好生活,而不是強迫社會吞下去。言下之意,立法者不要見獵心喜,強制立法、強制執行,否則很可能導致「愛之適足以害之」「到地獄之路往往是好意所鋪成的」惡果,也就是說,是要世間人自己覺悟,自動自發約束自己慾望、減低廣告,並發揮自助、互助美德。

經濟增長應「適可而止」、喚回節儉美德

本書明確揭示,持續追求成長不能作為長期目標,因為經濟增長不但沒讓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達成,反而造成破壞,例如失業嚴重奢言安全,人人為近敵怎可能彼此尊重,工時不減和忙碌不已怎有閒暇等等,作者在第六章詳述了這些與美好生活反其道而行的現實。總而言之,這些與美好生活背道而馳的事實,都是現代高科技社會倫理道德敗壞所引起。

對照當前多災多難的地球,飽受天災蹂躪,而氣候變遷,金融風暴頻仍、經濟蕭條大恐慌的陰影揮之下去,都與各國幾十年來追求高經濟增長率息息相關,在「慾望無窮」引導下,衍生出貪念、自私的膨脹,而「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已成為座右銘,魔性長佛性消的人心沈淪、道德敗壞,正引領人類走向毀滅。除非世人早日尋回「節約」「適可而止」「小就是美」「富而有德」「富而好禮」,以及「誠信」等基本美德,否則「毀滅」並非危言聳聽呢!而「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正可提供現代人思索「返本歸真」的啟示。

總之,這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書,學術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深讀」,而其深入淺出的內容,一般人可以「淺讀」。在此世道炎涼、天災人禍頻仍的時刻,本書不只是清涼劑,甚至可作為救命書呢!#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