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阿拉吉歐症候群(Alagille Syndrome,ALGS)是一種出現於初生兒的先天性肝臟疾病,目前全港只有數宗病例,患者不只有成年人,還包括兩個月大嬰孩至3歲幼童。有病人團體表示,現時本港所使用醫治ALGS的藥物「迴腸膽汁酸轉運體(IBAT)抑制劑」藥費非常昂貴,患者家庭往往無力負擔,令家人面對「有藥可醫,但無錢用藥」的困境,極度無奈之餘亦求助無門,促請醫院管理局加快程序,將IBAT抑制劑納入醫院管理局的藥物名冊和安全網。

阿拉吉歐症候群(Alagille Syndrome,ALGS)是一種出現於初生兒的先天性肝臟疾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鍾浩宇表示:「ALGS發病率約為四萬分之一,病理為膽汁積聚瘀塞,能導致肝功能下降。病因為微細膽管發育不良導致畸型或數量不足,使膽汁無法流通,造成膽酸積聚。ALGS大多於患者初生數個月至1歲前病發,出現皮膚發黃和嚴重痕癢,甚至外觀上出現典型表徵,例如前額突出、下巴尖銳、脊骨畸形、眼角膜出現白色環狀紋、血管病變,以及合併先天性心臟疾病等特徵,令病童身心發展及生活質量大受影響,並會引致全身性的疾病,嚴重者可致命。」

鍾教授指,肝臟移植雖為較徹底的治療方式,但醫生都會極力延緩ALGS病童換肝手術的時間,一來一肝難求,二來器官移植是高風險及複雜手術,亦不代表愈早為病童進行肝臟移植便愈好:「首先初生兒的軀體太小,使手術相對困難;二來患者接受肝臟移植後,便須終其一生服用抗排斥藥,然而抗排斥藥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輕則使其容易患上傷風感冒,重則有十分之一的機會導致病童患上『移植後淋巴增殖性疾病』,招致後患。」

鍾教授認為,在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下,接受肝臟移植的時機當屬愈遲愈佳,借助藥物既可延緩或避免肝臟移植手術,提升存活率,更可最大程度的減低ALGS的負面影響,改善病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

現時只得4個月大的阿雅(化名)出現皮膚、眼睛泛黃等病徵,最終被診斷為ALGS。阿雅現時已出現肝臟問題,但因年幼不適合過早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故此希望以藥物控制病情,延遲其換肝時間。

惟另一困難是阿雅家人無力長期承擔昂貴藥費,因此希望政府能回應患者需求,早日將治療藥物列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患者有機會獲資助用藥。

1歲的小司(化名)亦因為出現皮膚泛黃,求醫後確診ALGS。主診醫生與患者家人商討藥物治療的可行性,但因新藥太貴,家人一度擔心無力承擔藥費而不敢進行。幸好藥廠提供慈善用藥計劃,小司由8月起試用新藥。其家人對藥物功效寄以厚望,也希望政府儘快將新藥列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令所有ALGS患者都能長期受惠。

還有3歲的阿日(化名),在2022年確診患上ALGS,除出現皮膚異常痕癢和泛黃、眼睛泛黃及凸出等外觀表徵外,體重亦有如1歲孩童。身體瘦弱的她因患病大部份時間需要出入醫院,無法如同齡小孩般正常上學。最初家人基於宗教及育兒觀念方面的理由,反對阿日使用新藥及換肝,後來經多番游說下,今年4、5月接受建議讓阿日用藥治療。

其主診醫生鍾浩宇教授表示,由於患者斷續用藥,因此暫時未見阿日病情突然轉好或轉差。而數據顯示,如ALGS經妥善控制,患者到18歲可擁有8、9成的自主肝,故他希望治療藥物能被納入藥物名冊和安全網,延遲病童的換肝時間。

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表示,由於IBAT抑制劑目前仍未納入本港醫管局藥物名冊,ALGS患者有藥也無得醫。希望醫管局能參考現時的個案需求,借鏡歐美和大陸的臨床指引,儘快將此類藥物納入藥物名冊及安全網,讓正受ALGS煎熬的病童及早得到適切治療,無需擔心因長期治療而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影響精神健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鍾浩宇認為,借助藥物既可延緩或避免肝臟移植手術,提升存活率,更可最大程度的減低ALGS的負面影響,改善病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提供照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小兒外科臨床副教授鍾浩宇認為,借助藥物既可延緩或避免肝臟移植手術,提升存活率,更可最大程度的減低ALGS的負面影響,改善病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提供照片)

------------------

🗞️9.17暫別實體 立即訂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 9.17暫別實體 電子版已上架
https://bit.ly/buybye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