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官方先後點名及不點名批評專欄內容後,《明報》總編輯劉頌陽近日發信予該報的專欄作家,「懇請」他們要「知法守法、知所分寸」,「否則難保說不定哪天危機會降臨」。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今(22日)在該報撰文,稱感到理解,指「在這時代的香港寫文章,遣詞用字確實費煞思量」,並質疑香港現時在「不準確」、「錯誤」與「犯法」之間,發表言論的空間。他又認為,如果官方提醒或譴責,就很易構成言論壓力堵塞言路。

羅健熙在該報觀點版發表文章,指出這幾年來,在《明報》寫觀點版文章、民主黨的立場書和新聞稿,或面對記者提問要回應時,每次都有矛盾,「寫得太溫吞婉轉,會覺得無法直擊問題所在;寫得太直率辛辣,又擔心會否引來官方譴責」,形容遣詞用字「確實費煞思量」。

質疑言論空間還有多少

他質疑,「到底現在香港社會的容『錯』率還有多高?在『不準確』、『錯誤』與『犯法』之間,寫文章或提意見的人,還有多少空間可以暢所欲言?在政府眼中,由『不準確』到他們認為是『刻意引起對政府憎恨』中間,又有多少的區分?如何區分?有沒有辦法讓仍然願意給政府意見的人多一點『自己沒有犯法』的把握?」

羅健熙稱,政府認為某些社會人士表達的觀點不準確、以偏概全,當局仍有大量不同渠道、途徑去釐清。他舉例,政府官員早前連番指摘申請公屋的青年,「有把社會上不同觀點都鋪陳出來嗎?」質疑如果「手握公權力、有接近無限airtime(按:篇幅)的行政機關都無法做到,實難對每星期一兩天、每次只有短短一千幾百字的文章有如此要求。」

官員應有胸襟

羅表示,作為國際大都會,基本元素之一是「容『錯』率」很高;民間對政府政策的言論,去到「犯法」的門檻十分高。

他稱,國際都會的特質,是多元開放;民間對公權力可以監察制衡,而非以公權力監察民間的批評聲音;是擁抱差異,而不是收窄社會光譜,稱「國際大都會的政府官員,應有胸襟去接受不同意見」。

他續稱,「我相信每位仍以實名在公共空間發言的人都小心翼翼,各編輯也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再加上官方提醒或譴責,就很易構成言論壓力堵塞言路了。」

明報專欄近期引官方批評

7月24日,港大法律學院客座教授陳文敏在《明報》副刊專欄撰文,評論《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改變在囚人士假釋安排,值得爭議。同日,懲教署發聲明「強烈不滿」和「譴責」文章失實和誤導。懲教署強調,香港法律從沒有給予任何在囚人士必然獲得提早釋放的權利,署長准予在囚人士提早釋放的酌情權必須相關法律行使或處理。

另外在8月9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出席同為《明報》集團成員的《亞洲周刊》36周年酒會,他在致辭時稱,留意到最近有傳媒副刊的專欄作家,部份已離開香港,經常發表「偏頗文章」。又稱,就算於專欄旁提示文章並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產生憎恨,都不能免除編輯必須確保刊物公平、客觀、不偏不倚的責任。

到8月15日,有《明報》專欄作家收到該報總編輯劉頌陽發送給專欄作家的電郵,「懇請」他們要「知法守法、知所分寸」,「否則難保說不定哪天危機會降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