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歲女童的頭皮有兩處紅腫化膿性斑塊,伴隨滲液、疼痛及和落髮,症狀持續約3〜4周,先前曾於診所醫治,使用傳統口服和外用抗霉菌藥,但未見改善。另一位69歲婦人的頭皮發生斑塊狀落髮已半年,有糖尿病史,經檢視也同時有灰指甲和足癬。

口服抗霉菌藥治療頭癬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說,上述兩個案例經由毛髮採樣顯微鏡檢查發現,毛幹當中或周圍滿布霉菌孢子、菌絲,因此診斷為「頭癬」。

8歲女童原先使用Terbinafine口服抗霉菌藥,但效果不佳,後來改為Itraconazole口服抗霉菌藥治療,病情漸有起色,治療6周後痊癒;69歲婦人除了頭癬,還有灰指甲和足癬,予以Terbinafine口服抗霉菌藥治療12周,病情獲得改善。

頭癬是頭髮感染到霉菌

潘企岳表示,頭癬也稱為「髮癬」,成因是頭髮感染到霉菌。感染皮膚和毛髮的霉菌統稱為「皮癬菌」(Dermatophyte),此類霉菌包括小胞癬菌(Microsporum)、髮癬菌(Trichophyton)和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其中只有小胞癬菌和髮癬菌會感染頭髮。

皮癬菌根據宿主來源,可分為來自人源、動物源和土壤源,而動物源和土壤源皮癬菌感染人體的發炎反應通常比人源表皮癬菌嚴重。

頭癬的傳染方式和症狀

潘企岳指出,頭癬好發於兒童,比較少見發生於成人,除了會在人類之間傳染之外,還會經由狗、貓、兔子等動物傳染給人類。經由動物傳染的頭癬大多發生於兒童,病原以犬小孢癬菌(Microsporum canis)為主,發炎反應比較強,通常從毛囊發炎化膿,發展成大片頭皮膿腫。

人傳人的頭癬病原以髮癬菌為主,能感染所有年齡層,尤其是老人、免疫力較差者更容易感染;患者大多沒有嚴重的發炎反應,感染部位可能產生斷髮黑點或覆蓋鱗屑。髮癬菌可能同時感染身體其它部位,常見有灰指甲和足癬。

頭癬的診斷和治療

潘企岳說明,頭癬的診斷可將受感染區域的頭髮取下,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在毛幹內或周圍發現孢子或菌絲,即能確定診斷;還可以進行霉菌培養,以證實和進行菌種鑑定。

目前頭癬的治療以口服藥為主,通常需要6周以上的療程,而鑑別診斷需要與細菌性毛囊炎、細菌性膿瘍、脂漏性皮膚炎和乾癬區分;如果掉髮嚴重,也需要與圓禿、假性圓禿和拔毛癖區分。

勿共用頭部的貼身物品

潘企岳補充說,頭癬的傳染方式除了人與人、人與動物直接接觸,還會藉由共用的梳子、帽子、髮夾、毛巾、枕頭等物品間接傳播,所以要避免與他人共用這類頭部的貼身物品,並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此外,頭癬一般都會伴隨落髮,嚴重病灶會破壞頭髮毛囊,造成永久性禿髮。一旦發現可疑病症應儘早就醫,如果寵物有相同病症也應一併治療。◇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