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環保廳(NYS-DEC)上周發布通告說,中華絨螯蟹(Mitten Crab,大閘蟹)已經進入哈德遜河和長島灣(Long Island Sound)。
州環保廳請民眾幫助,一旦發現大閘蟹的蹤跡,請拍照並記錄精確位置然後報告給州環保廳。
大閘蟹原產於東亞,學名中華絨螯蟹,意思是有一對長滿絨毛的螯足,看起來像戴了手套。其實那是一片濃密的剛毛,是一種堅硬的毛髮狀結構,在一些昆蟲和壁虎身上也能找到。
雖然它們毛茸茸的前肢可能會為它們贏得一些粉絲,但它們出現在紐約並不受歡迎。因為大閘蟹被美國認定是一種入侵物種。
人們認為,它們要麼是意外到達美國,比如通過船的壓艙水,要麼是故意被作為美食引進的。
根據環保廳的說法,他們去年冬天在Nissequogue河發現了大閘蟹。該河最後會匯入長島灣。
環保廳擔心,大閘蟹可能對紐約本地的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目前,大閘蟹在紐約的鹹水與淡水之間活動,可能會通過與本地海洋生物競爭而破壞生態系統。
環保廳說,儘管尚不清楚大閘蟹在紐約的具體影響如何,但它們過去在歐洲和三藩市水域造成的負面生態和經濟影響已被充份證實。它們似乎特別能對漁業和能源行業造成破壞,過去發現大閘蟹偷竊魚餌、損壞漁具和漁獲,並堵塞發電廠的冷卻系統。
州府希望得到公眾的幫助,那麼如何識別大閘蟹呢?特別是幼蟹,因為幼蟹沒有成年蟹身上類似手套的爪子。
有環保廳指出,大閘蟹的幼蟹在蟹眼之間的甲殼上有凹口,以及甲殼兩側還有四個小側刺等。此外,大閘蟹還可以通過以下特徵識別,即爪子大小相等、爪尖為白色和棕色的剛毛等,且多數有八條腿。
作為多麵食肉動物,大閘蟹以本地魚卵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還可能改變食物超連結構,並與本地物種爭奪食物和棲息地。
根據「紐約州入侵物種條例」,大閘蟹被列為違禁物種,明確規定禁止蓄意擁有、出售、進口、購買、運輸或引進該違禁物種。
如果民眾碰巧看到了一隻,怎麼處理?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建議說:「不要放生!」該機構一直在追蹤大閘蟹的擴散。
史密森尼博物館建議說,如果您遇到大閘蟹,不要扔掉,把它們冷藏起來,或者放在冰上,照相,記錄下來在哪裏遇到的,並且與相關人員聯繫。
紐約官員也強調,如果看到一隻大閘蟹,應立即將其從環境中移走並冷凍。當局建議,民眾若觀察到大閘蟹,可拍攝照片並記錄精確位置,並電郵至isinfo@dec.ny.gov。
當然如果你家雪櫃沒空間,大閘蟹也可以食用,不過要注意烹調衛生,因為大閘蟹攜帶寄生蟲。
「吃大閘蟹」成為幽默紐約人在環保廳公告下的一個討論熱點。有人說,加點黃油和蒜來烤,也有人建議,油炸。
州環保廳官方帳號回覆「大閘蟹是否可以食用」的問題時說:「是的,只要烹飪得當,大閘蟹是可以食用的。」
官方還補充說:「與其它蟹肉一樣,大閘蟹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在亞洲被視為美味佳餚。」#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