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前首席經濟學家及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發表文章,表示過去一星期到訪北京和香港後,認為兩個城市的氣氛顯然變得灰暗(darkening mood),兩地過去積極進取的能量正被「認命」(sense of resignation)取代,並形容此對年輕一代來說,接近於絕望。他並指出,曾經充滿活力的公開和誠實交流的文化,已經退化為一種過度防禦的姿態,「並伴隨著對那些真誠提出棘手(tough)問題的人進行人身攻擊(ad hominem attacks)」。
羅奇在其個人網站刊登的文章,題為「接近絕望的無奈(Resignation Bordering on Despair)」,評論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情況。香港方面,羅奇提到早前辭職的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在辭職後撰文指香港的法治正處於嚴重危險之中,之後遭港府發長稿回應、大陸官方《環球時報》和國務院港澳辦批評,羅奇對上述的回應,表示「遺憾的是,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後真相世界。」
對於岑耀信指香港慢慢變為極權社會,羅奇表示這聽起來像是「溫水煮蛙」,「難怪這個曾經非凡的城市的氣氛如此黯淡」,並指「這與北方(中國大陸)愈加陰鬱的情緒非常吻合」。
羅奇認為,香港長期強調法治是香港的基石和優勢,但是這一觀點,因最近3名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辭職,受到嚴重質疑。
港各界憂經濟基礎狹窄
另外,羅奇透露在訪港期間,會見工業、金融、學術、文化界,與地產發展商、律師、前高官,討論香港需要關注哪些因素,以避免被邊緣化為另一個大型中國城市。
他引述幾名人士表達對香港經濟基礎狹窄的擔憂,即嚴重依賴金融服務業,在研發主導的創新潛力方面落後。
反駁港府回應「如同旅遊局宣傳」
羅奇在文中提到,5日在香港外國記者會午餐會上演講後,政府迅速發布千多字的英文新聞稿,不點名批評他,其後在記者的追問下,政府官員承認稿中指的是羅奇。羅奇指,新聞稿中的事實和數據,以一種如同旅遊局宣傳的形式呈現,沒有有效地反駁他的分析性評論,後者主要關注香港經濟與增長乏力的中國經濟的聯繫,以及中美衝突的交火對香港的負面影響,他對此感到遺憾。
他又提到行政會議召集人兼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亦發表文章批評他,指羅奇「如股票經紀人般的膚淺和短視」、「假裝是香港的先知」。羅奇回應,葉劉淑儀同港府一樣,忽視分析,依賴公共關係宣傳來支持她的論點。
大陸企業家嘆政府對私企缺承諾
至於大陸方面,羅奇指上周在北京會見一群中國企業家,他們一致哀嘆(collectively bemoaned)北京政府,對曾經蓬勃發展的私人企業缺乏承諾,在下個月中共三中全會之前,他們預期中央更重視國有企業,更關注習近平提出的「新質生產力」。
羅奇指出,企業家像自己一樣,對早期三中全會失望。羅奇表示,2013年中共曾經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是11年過去,「胡錦濤時代未完成改革的空白」仍然存在。
另外,羅奇表示上周會見北京一批就讀於頂尖大學的學生,形容他們對前景看法黯淡,有幾名學生告訴他,大部份人畢業後會讀研究院,是因為不容易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機會。羅奇又指,大陸政府從青年失業統計中,剔除在校學生,是掩蓋日益嚴重的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