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四事件屆滿35周年前夕,前法新社攝影記者Catherine Henriette分享了她當年以新人的身份見證這宗歷史事件的經歷,同時談到了她最難忘的回憶。
法國籍攝影師Henriette學過中文。當她決定在1985年前往中國時,她剛取得亞洲語言的碩士學位。在1989年4月,時年29歲的她開始在法新社擔任攝影記者。
在六四事件於該年6月爆發時,Henriette還是個新手,但她拍攝的照片經各國媒體大量採用,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Henriette在1991年離開中國。她後來替雜誌等媒體攝影,接著轉向藝術攝影。直到今天,她仍從事有關藝術方面的攝影。
這位攝影師最近以法語接受自由亞洲電台的專訪,相關內容經該電台翻譯成英語,以下是中文翻譯:
自由亞洲電台:在1989年的學生民主抗議期間,甚麼原因讓你前往天安門廣場?你對現場的氣氛和參與的人群的第一印象是甚麼?
Henriette:我當時是法新社的攝影師,所以我因為工作前往天安門廣場。我的第一印象是對我眼前所發生的事情難以置信。
自由亞洲電台:你能描述在天安門廣場攝影的經歷嗎?作為攝影師,你在如此混亂的時期面對甚麼挑戰?
Henriette:那是非常令人高興和振奮的時刻。我是新手攝影師,所以必須學得很快,因為那場運動每天不斷地壯大。(我面對的)挑戰是體能方面。我必須堅持下去,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替法新社攝影的人。我精疲力竭,因為它沒完沒了。
自由亞洲電台:有沒有特殊的時刻或場景對你造成持久的衝擊?你能分享一下當時你最難忘的一張照片背後的故事嗎?
Henriette:每天都不一樣。也許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時刻是(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從人民大會堂出來,去接見學生並與他們對話。在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國家,這是超現實的。
自由亞洲電台:你認為你在天安門廣場拍攝的照片對更廣泛敘述民主抗議的有何貢獻?你覺得它們有助於放大抗議者的聲音嗎?
Henriette:當時,我的照片廣泛出現在雜誌和報紙上。所以,是的,我認為我在不知不覺中讓這場運動為人們所知。
自由亞洲電台:回顧過去,你如何看待攝影在塑造歷史記憶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像天安門廣場抗議這樣的事件?
Henriette:老實說,我唯一的相關經歷是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事件。我當時只有29歲,剛開始接觸攝影。我於1989年4月到法新社工作。我在新聞攝影方面沒有足夠的經驗可以說它是否有力量影響歷史的進程。
但看看坦克前面那個人的照片(不是我拍的)——這是一個永遠停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圖像。因此,是的,我認為攝影可以用它自己的方式記錄集體記憶。
自由亞洲電台:你認為你在天安門廣場目睹和拍攝的事件在哪些方面影響了你整個職業生涯中的攝影和講故事的方式?
Henriette:它可能確實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影響了我的拍攝方式,但正如我所說的,我才剛開始我的攝影師生涯。我只做了幾年新聞攝影。當然,在中國擔任攝影記者對我來說是很棒的學習。但從那時起我就成長了。我轉向雜誌攝影,然後轉向今天仍在從事的更具藝術性的攝影。
自由亞洲電台:在天安門廣場大屠殺相關訊息受到審查和箝制的情況下,你認為攝影師和記者繼續記錄和揭露此類事件重要嗎?
Henriette:當然,否則這些事件就會從歷史中被抹去。中國的歷史課本中沒有提到天安門事件。
自由亞洲電台:回顧你在天安門廣場的經歷,關於攝影見證歷史的力量,你想向後代傳達甚麼訊息或教訓?
Henriette:我想告訴他們不要冒太多不必要的風險。傳遍世界各地的那張「坦克人」照片是(攝影師)在鎮壓第二天在北京飯店的陽台上拍攝的。你拍攝的每張照片都必須帶有訊息。你必須找到它。我認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會思考這一點。#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