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線新聞》報道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的「中華文化暨華服日」,標題是「有小學化身古代村 全校穿古裝學六藝 老師:冀學生從心而發保育國家文化」,還發布了當日活動影片。(注1)影片所見,學生穿「古裝」、玩投壺射箭,的確比呆坐班房上課有趣得多,但教育意義到底有多大,我則抱有疑問。
該校宣稱要發揚「傳統中國文化」,但我光是看影片,已發現許多細節位「穿崩」,一點也不傳統。例如舊時中文橫寫,例必從右寫向左,這是很多人都懂的事,但該校的「仿古」橫匾都是由左寫向右。此其一。
其二,影片看到該校校長、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意圖模仿中國舊式的「拱手禮」,但姿勢很古怪,拱手時,突兀地把兩隻大姆指都豎起來。恕我孤陋寡聞,真心不知道這是哪個國家、哪個年代的傳統。
《有線》標題的所謂「六藝」,即禮、樂、射(射箭)、御(駕馬車)、書、數,「拱手」屬於禮的教育。這雙手怎樣拱起來、在什麼場合對什麼人做,從前是絲毫不能馬虎的,因為當中涉及階級之別、性別之異,你馬馬虎虎去做,就是「失禮」。
拱手方式隨時代而異,其具體規則大抵可上溯到周。除了單純的拱手,拱也是「拜」(要跪)與「揖」(不用跪)的必要動作。周的禮節繁瑣到暈,光是「拜」就分九類,包括稽首、頓首、空首等。若單說一「拜」字,通常指的是「空首」,做法是跪着拱手,頭俯到手的位置,不用觸地。
至於「揖」,又可分「推手」和「引手」,前者是拱手向外推,狀如抱鼓,後者是拱手向內引,放在胸前——這動作最初叫「厭」(如《儀禮.鄉飲酒禮》說的「賓厭介」,即賓向介行厭禮),後人漸漸分不清,便把兩者統稱為「揖」。
那麼「拱手」是怎樣做呢?自古以來人人都把「拱手」形容為「沓手」(即兩手相合),應該是沒錯的了。但必須留意:凡拱手,行吉禮的時候,男子要以左手在外,掩蓋右手,稱「尚左」,女人相反,要「尚右」,以右手掩左手;如果行凶禮,則男人尚右,女人尚左。
那麼大姆指要不要像那位校長般豎起來呢?南唐最博學的徐鍇,在《說文解字繫傳》寫得很清楚:「拱,歛手也⋯⋯兩手大指頭指相拄也。」「拄」即「撐」,兩手大姆指「相拄」,即互相頂住,怎可能像兩隻牛角那樣向天呢?
兩隻姆指向上,也是有的,但嚴格來說那不是拱手,而是唐宋才開始盛行的叉手——通常是左手緊握右手姆指,右手四指伸直,左手大姆指向上(見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有時則兩隻姆指交叉向上(見《韓熙載夜宴圖》)。至於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的「拱手禮」,我除了在中国大陸某些古裝劇和抖音影片中見過外,暫時還未知道有何根據,歡迎賜教。
老實說,拱手學問真的博大精深,莫說聖公會的小學不懂,就連孔子門人也曾經因此「出洋相」。《禮記.檀弓》有一個「笑話」(我自己是笑出聲的):
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學也,我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孔子有喪事,所以拱手時「尚右」,他的門人見老師這樣做,就沒頭沒腦照跟,被孔子提醒才「知衰」。這樣一個寥寥數筆的故事,其實很發人深省:原來中國傳統的禮,連孔子學生也是一知半解;原來就算是孔子的門生,也是不用腦的。
如果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的校長和老師有跟學生講以上笑話,那麼他們的「拱手禮」做得對不對都不相干了,因為這個笑話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廿一世紀華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起點。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