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八》)

【註釋】

重:自重、莊重。

學則不固:一說為「學,則不固」,固為固執或固陋意。一說與上句一體——「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固為堅固意。

主:為主。鄭玄《論語注》釋為親近,亦通。

【討論】

《論語》傳世兩千多年,每個字都被後人仔細研究過,但異解頗多。今人怎麼學《論語》呢?也只能是自己去讀原文,參考古人釋讀,一個字一個字地自己琢磨。錢穆所說甚是——「學者當自知審擇,從異解中善求勝義,則見識自可日進。」所謂「詩無達詁」,學《論語》亦如此,學到多少看個人造化。

具體談到本章。前人有兩個分歧。一是「君子不重則不威」與「學則不固」,有的讀為一句話,有的分為兩句。一是「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三句,有人以為與上文不連貫,又見於《論語‧子罕》,疑係錯簡於此。

本文則傾向這樣一種理解:本章主旨是講一個人成為君子的自我修養的功夫,強調了如下五點。

(一)「不重則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則就沒有尊嚴、威嚴。這裏的「重」,始自內心, 「正心誠意」,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現出來了,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相反,如果一個人不自重,言行輕佻,勢必招來侮辱,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也。

(二)「學則不固」。孔子很反對「固」(固執不化),如「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如「非敢為佞也,疾固也」(《論語‧憲問》)。怎樣做到「毋固」呢?學。一個「學」字既貫穿孔子一生,也涵蓋《論語》全書。

當然,也有人理解為「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卽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張居正這麼教小皇帝:「君子為學必養成深厚凝重的氣質,然後外貌威嚴,而所學的道理自然堅固。若是輕浮淺露,不能厚重,則見於外者,無威之可畏,而其所學者亦不能實有諸己,雖得之,必失之矣。」這也說得通。不過,份量上,似不足以與「不重則不威」相當;而且,如果一定要這麼理解,按《論語》語法,「當云學而不固,或雖學不固」(錢穆)。

(三)「主忠信」。一說「恪守忠誠信實」或「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一說「親近忠信」之人,前面第六章就說過要「泛愛眾,而親仁」。兩說皆可,其實也是相通的。孔子非常強調「忠信」。如「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如「主忠信,徙義,崇德也。」(《論語‧顏淵》);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張居正如是教小皇帝:「然立身固要厚重,而存心又在忠信。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何以為學。故又當以誠實不欺為主,而無有一毫之虛偽,然後可以進德也。」

(四)「無友不如己者」。字面上說「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爭議很多。這不能從字面上理解。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在世上要打交道的人千千萬萬,既不能嫉惡如仇,也不能同流合污。「無友不如己者」,是說要見賢思齊、擇善而從,自己主動「親賢臣、遠小人」。

(五)「過則勿憚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也就是說,有過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了「認錯恐懼症」,知過不改、巧言飾非,一錯再錯,一直死路走到底。

孔門教學,主旨是教人做君子(《論語》全書「君子」一詞出現107次,可謂核心詞彙之一),以上五點就是綱要。張居正說:「以厚重為質,以忠信為主,又輔之以勝己之人,行之以改過之勇,則內外人己,交養互發,而自修之功全矣。學者可不勉哉!」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